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 海路運費高企 追航運港口股 | 財金解碼

2024/06/17 00:45:40 網誌分類: 經濟
17 Jun
        

「六絕月」市場淡靜,港股缺乏方向,近期更顯頹勢。但另一邊廂,素來自有一套行情規則的航運板塊已偷步炒上,事緣以巴衝突引發的紅海危機持續,令國際主要航道受威脅,遠洋船舶運費漸趨緊俏,推升相關股份股價,本港多隻航運概念股因此跑出,以藍籌東方海外(316)為例,該股年初至今已大升逾12%,其母企中遠海控(1919)期內更爆升逾7成。由於分析指相關危機仍難解決,相信航運相關股份升勢或仍將持續,並帶動貨櫃、港口乃至工業出口等一衆供應鏈相關板塊。記者 楊括

去年10月起以巴衝突爆發,更激發局中局。也門反政府胡塞武裝開始頻繁攻擊以色列及穿越緊鄰全球航運要道蘇彜士運河附近紅海的商船,至今仍未有解決跡象。事件令不少航運公司,包括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等企業改道繞路好望角,為全球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更令航運費用急劇攀升。

紅海危機仍未解決

  以上海貨櫃出口運價指數(SCFI)為例,截至上周五,該指數已連續10周上揚。其中與紅海航道變故密切相關的遠東到歐洲運價持續上漲,最新每TEU(20呎櫃)已升破4000美元關卡。受益於此,主營遠洋航線的中遠系領頭羊中遠海控(1919)股價一馬當先,一年內已大升9成;而市場亦留意到繞道風波令遠洋船舶航行周期加長,其他地方例如東南亞的運輸用船隻減少,相關運費上漲,故聚焦東南亞的海豐(1308)受惠,期內股價亦升逾46%。市場預期,若運費居高不下,相關股份仍有上升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紅海危機懸而未決,馬士基等巨企復航相關航線遙遙無期,富途首席策略師陸秉鈞認為,至少今年下半年期間,航經相關航線的運費仍將在高位運行。不過,今年迄今已有不少航運股股價節節向上,陸秉鈞則預計,與航運直接相關的股份現價已相當程度上反映市場預期,其接下來一兩個月的升幅料會減少。

  上周航運股上演「過山車」,由於市傳美國斡旋下以巴將停火,連帶着紅海危機亦能有解,消息引得相關航線運費大跌,本港航運股更是應聲即挫,端午節後首個交易日中遠海控一度狂跌逾14%。

  但由於相關局勢隨後未有更多進展,再加上周五馬士基亞歐航線加價超出市場預期,中遠海控亦向內媒透露行業龍頭後續多有調升運價的計劃,帶挈航運股普遍逆市造好,中遠海控、海豐回勇,最多曾升3%左右。

  就此,陸秉鈞認為,市場對早前聯合國的停火催促或有過度反應,運費下跌亦放大了相關情緒,但實際上截至目前解決相關問題的希望仍不算大,更成為結構性問題,故他認為相關運費仍將在高位徘徊, 「直到市場無法承受為止」 ,而情況對航運股相信仍是利好。

  與此同時,他認為與航運直接相關的股份外,其供應鏈上股份亦有機會炒上,例如貨櫃、港口等子版塊,其中國企紅籌招商局港口(144)等股值博。他觀察指上述板塊近期成交量逐漸向上,可能意味着機構資金開始入局,投資者可密切關注。不過他亦提醒,航運板塊存在短期內「大起大落」的可能性,波動性及風險較高,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

  意博資本亞洲執行合夥人鄧聲興則認為,地緣政治變化對運費,航運股的確會產生影響,不過相關因素存在不確定性,不知何時改善,與實際需求關係則不大。他直言,由於中美關係緊張令中國對西方出口減少,歐美市場需求放緩等因素,航運運費亦未必長時間維持在高位,投資者需小心相關板塊,「不要太樂觀。」

留意美總統候選人政策

  此外,美國即將迎來總統大選,市場密切關注兩大黨候選人政策宣示。鄧聲興表示,近年美國總統大選或多或少會涉及關稅,尤其是對中國關稅政見,故料市場進入大選行情後航運股有「大起大落」的風險。

  航運板塊內的個股而言,他認為包辦能源、資源運輸的個股可吼,例如中遠海能(1138)。他表示,因俄烏戰事等因素,原油路線變長,令相關運費仍高企,再加上油價仍高企,相信油輪概念股可獲支持。此外,東方海外(316)由於派息成績一向較好,夠穩陣,亦值得投資者考慮。

  另一邊廂,美國經濟基調大致理想,市場憧憬今年聖誕新年零售旺季銷情暢旺,工業出口股亦可看高一線,例如本港老牌電子股偉易達(303)。雖然美國已在2020年時對中港產品「劃一」課以重稅,惟偉易達管理層近期曾表示,已在墨西哥、馬來西亞部署生產,料可避免高額稅負,未來收入走勢亦引發市場期待。

東方海外受惠歐線價升

  曾由董氏家族掌舵的本港藍籌東方海外(316)為首間華人國際船運企業,在航運界素有名望,且為港人熟知。該公司2017年獲中遠海控(1919)收購並納入旗下,現於100多個主要城市設有約130個營運網點,其航線網絡涵蓋絕大多數主要經濟體,最新年報顯示其歐洲航線收入相對公司整體收入佔比近20%,而紅海危機持續或令歐線運價上揚,該公司亦可受惠。而該公司近期亦公布,旗下兩艘最新巨型船已首航,而且服務於公司旗下亞歐航線LL1。

  摩通發表研報指,紅海問題仍未解決,其連鎖反應已開始蔓延,港口堵塞和貨櫃設備短缺問題頻現,更引述相關業界表示,航運業已出現供應緊張問題,且貨櫃需求多於預期。因此該行預計即期運費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高企,同時該行亦上調其所覆蓋的亞洲貨櫃公司的盈利預測,其中對東方海外的目標價由145元上調至175元,維持「增持」評級。

中遠海控派息率續升

  中遠系「領頭羊」中遠海控(1919)主要提供貨櫃航運、貨櫃碼頭管理與經營服務,經營足跡遍布全球,近3年派息比率持續向上。該公司為國資委實控,實力及穩陣程度毋庸置疑,其2005年來港上市,2017年更收購已故船王董浩雲創辦的東方海外(316)。此外,該公司同時於A股上市,近期獲納入富時中國A50指數,於6月21日收市後生效,相信對其港股股價亦屬利好。

  美銀證券分析認為,今年首季中遠海控貨櫃息稅前利潤率高達19%,相關業績表現反映紅海危機令該公司得益。該行又指,鑑於近期現貨運費上調,且紅海航行短期內不太可能恢復,該公司盈利料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強勁,惟現時估值並未反映相關前景,故重申對中遠海控的「買入」評級,目標價則由9.2元升至10.5元。

海豐經營數據向好

  紅海危機之外,近年亞洲等市場出口亦越發頻密。主要從事貨櫃運輸、船隊管理等業務的海豐國際(1308),其航線以中日韓間航線為基礎,其後拓展至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地區。數據面上,市場關注今年以來中國及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節節攀升,近期東南亞同類數據亦向上,料經營相關區域業務的海豐可受惠。

  滙豐研究發表報告指,中國至東南亞運價因健康的消費和出口需求而上升,而亞洲市場運輸旺季降至,尤其下半年區域運價增幅看漲。再加上海豐本身經營數據尚佳,故該行將對其2024年的純利預測上調20%至6.55億美元,較市場預期高10%;對2024年的派息率預測提高至100%,2025年至2026年的派息率預測更提高至120%。對其目標價由21元升至25元,維持「買入」評級。

招商港前景值看好

  紅海危機令貨櫃運費急飆,港口營運企業議價能力攀升,令相關股份受關注,其中老牌國企紅籌招商局港口(144)一直受捧。該集團投資碼頭遍及本港、上海、青島等要津,上月亦與內地重慶、濟南簽署協議搞物流樞紐建設,市場地位進一步提升。再加上有市場消息指明年內地將上調港口費用,經營相關業務的招商局港口應可直接受益,股價前景值得看好。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與歐美貿易關係近期趨於緊張,有投資者關注相關因素對港口股影響,不過瑞銀發表研報,指招商局港口股價已反映市場對上述問題潛在影響的擔憂,而若內地港口費用上漲,該公司盈利亦將獲直接支持。

  此外,瑞銀預測該公司旗下海外港口2024年盈利可按年多19%,貢獻整體利潤約28%,並因此將對該公司2024年至2026年每股盈利預測上調8%至11%。見及上述利好,瑞銀將對招商局港口的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由10.5元上調至15.4元。

偉易達獲花旗唱好

  高息環境壓抑主要市場消費意欲,令本港老牌工業出口股偉易達(303)去年收入略遜預期,但由於銷售及分銷成本下降,運費和存貨撥備減少,該公司全年多賺近12%、毛利率亦升至29.6%。派息更按年增14.3%至0.48美元。市場憧憬聯儲局減息,若屆時身為偉易達主要客戶所在地的北美、歐洲消費者信心可獲改善,該公司銷售及收入亦能回升,故對減息有心理預期者可考慮部署。

  早前花旗曾發表研報,指偉易達派息比率維持99%「令人驚喜」,相關數字並未因今年1月時收購歐洲DECT無線電話製造商Gigaset而減少。該行指偉易達對2025財年有更積極的財務管理指引,並稱半導體等材料成本下降,料該公司2025財年毛利率、淨利潤率可獲改善,尤其是淨利潤率將從2024財年的7.8%擴至8%,故對偉易達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由50元升至65元。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以巴衝突引發的紅海危機持續,令國際主要航道受威脅,推升相關股份股價。
 以巴衝突引發的紅海危機持續,令國際主要航道受威脅,推升相關股份股價。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