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 blog 主
KC blog 主
KC blog 主

地產不死, 股市𣎴死!

2008/11/01 07:12:48 網誌分類: 時事
01 Nov

 

以下是一篇好文章o黃SIR介紹給大家讀讀o對目前國際金融形勢的一個反思!

 

1997年亞洲出現金融風暴時,西方強國透過國際貨幣基金會,強迫受害國收緊信貸,導致這些國家的股市與樓市都大幅貶值,令當地人民多年努力所積累起來的財富消失得無影無蹤,損失極為慘重。

 

今天,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西方強國自己也成了受害國,但他們應付危機的方法卻剛好與他們之前開給亞洲的藥方相反。他們聯合起來一齊減息,還要求銀行莫顧自己的風險,繼續放鬆信貸;並由政府出面向銀行收購問題資產,及為金融機構作債務承諾,更進一步把出事的銀行國有化。

 

西方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早已不顧自己一向標榜的信念,赤裸裸的跳出台前,以舉國的力量(包括向外借貸的力量),對市場進行全面的干預,企圖操控市場,以減少金融海嘯肆虐範圍。

 

我並非說西方現時採取的措施不正確,而是質疑他們,為甚麼一時一套,把最不想發生在自己國家的事,強加在亞洲國家的頭上?

 

我不明白,為甚麼香港政府用真金白銀的儲備去買一些價有所值的香港股票也不可以,還要發動香港的意見領袖與有影響力的傳媒群起而攻之,非要把特區政府的救市行為批評得體無完膚不可。但他們今天的行為卻比當年特區政府的行為更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沒有儲備卻一樣要救市,還要揀價非所值的有毒資產來買,迫納稅人買要不得的資產。我不知道香港的意見領袖與傳媒有沒有為當年自己的言論而感到汗顏?

 

西方強國現在所推行的種種措施,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保住自己國家(包括人民)所擁有的資產,尤其是保住資產的價格。

 

有人或許會以為賬面損失不重要,因為資產的真正價值依然存在。然而,在市場上,只有價格才是實在的;因為只有價格才是交換的計量準則,而價值只是個人腦海裡的虛幻,不能拿到用作交換計算的。

 

因此,西方的救市措施都著重於保住價格而非保住價值。這是虛擬經濟的遊戲規則,要參加全球化的遊戲,就只能跟著玩這一套。香港沒有改變遊戲規則的能力。

 

依我來看,這場金融海嘯之後,最關鍵的是看那一個國家能保留最多的資產,並以最高的價格方式存在。人類擁有的資產是全人類努力的總和,是歷史的積累;誰可以擁有對這些資產有多大的支配權,取決於誰名下的資產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有多少。能在金融海嘯後,仍在資產上保留更多價格的國家,才能有更大的投資能力與消費能力,以接管別國的公司,及享用別國的廉價產品。

 

此之所以,西方正努力維持他們的資產價格,以享有這方面的優勢。香港要自保的話,亦不能讓自己的資產價格下跌過多,特區政府在適當時候,亦可考慮動用公帑去撐市;外國都在這樣做,我們為甚麼不能做?

(轉載自  施永青先生發表在20081031am730C觀點)

 

 

 

回應 (1)
我要發表
2008/11/01 10:28:26 回覆

As I always say, those Europeans and Americans are very evil and ugly in mindset and character, they are all Satan believers whilst claiming that God bless them and always with them, seems like they are the s elected one.  They are so good at selling a popular and good image to others and still are engaging in dirty work behind the scenes.

Once, all the other countries know their evil tricks afterall, they will unite and kill all these Europeans and American.  Then, the world will back to a peaceful era for awhile.  Let's hope these Great Correction War will soon arrive.

user

最新回應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20/07/13

歡迎回歸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8/09/04

把你facebook的文章搬來這裏, 讓大家一同懷舊吧

2018/08/08

我暫保持觀望!

383383
383383 2018/08/07

無見咁耐,去左邊度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