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 blog 主
KC blog 主
KC blog 主

凡事要商量! 3

2013/03/28 12:31:41 網誌分類: 時事
28 Mar

李 斌

 港台的事情受到公民黨、社民連等少數政黨和政客的干預,事件很快由港台內部的意見不合,上升為針對政府,以及鄧忍光個人的政治事件,甚至有立法會議員要求立法會運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事件,似乎又有一場政治風浪即將興起。施永遠聲稱受到從業30年來從未有過的政治壓力,雖然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還僅僅是當事人的一種個人的主觀感覺,尚缺乏具體的事實和依據,然而已經有人急不及待地用以政治炒作。而事件在這些政治手段的操弄之下,已經變得更為複雜,使人不能不對此產生疑問,將事件政治化處理,到底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想借機攪局,想從亂中取利,還是別有所圖?

 港台內部的爭拗,孰是孰非暫不必多談,而港台內部的小風波,能在幾天之內,迅速地被政治化為一波政治風浪,來勢洶洶,反而值得社會和市民留意。港台風波並非單一事件,近一段時期以來,不斷發生媒體和新聞從業員受到政治化干擾和打壓的事件,包括亞洲電視遭受無理的圍攻、抹黑、醜化和政治打壓,無電視被稱為CCTVB等,甚至連一些記者、時事評論員,也可能因為拒絕跟隨反對派的陳腔濫調,而受到無理攻擊、排擠和嘲弄。

搶佔「言論自由」高地打壓建制派

 這些事件顯示出,社會上似乎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壓向媒體和新聞從業員,凡是不願站在反政府和反建制立場的媒體,幾乎都要受到某種程度的打壓。一宗又一宗針對媒體的政治圍攻、嘲弄,甚至批鬥事件,目的就是要強迫媒體站在反政府的立場,成為某種政治力量的工具。在這樣的社會壓力之下,現在似乎為政府或建制派說句公道話也需要相當的勇氣,因為稍有不同意見,就須要面臨極大的壓力。在這樣的境況之下,傳媒和傳媒工作者想要有真正的言論自由,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十分弔詭的是,這種打壓媒體的政治力量,用以向傳媒和媒體工作者施放政治高氣壓,以達致「統領」媒體的最佳工具和手段,竟然是「保衛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口號和旗幟。他們為「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訂下了十分狹隘和偏激的定義,在他們看來,凡是涉及政府各親建制的都是非正義的,都是錯誤的,都須要加以批判和反對;凡是反對政府、反對建制的都是正義的,都是值得鼓勵和支持的。在這種思維的邏輯之下,新聞機構內部的職員升遷、職位調動,也能成為政府干預新聞自由,打壓編輯自主的口實。

 針對港台的事件,有人提出一個社會的政治背景,指出香港目前就要就2017年的行政長官普選展開社會討論,正處於一個政治敏感期,據此而假定政府具有干預媒體的政治任務。

或與政制討論有極大關聯

 不過,擺在公眾面前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有關政府干預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指控,似乎仍處於捕風捉影的層面,雖然有些人仍在繪聲繪影地為公眾描繪一個所謂的事實,樂此不疲,甚至於意圖透過動用立法會的特權,使假想和猜測的東西變成一個「事件」,進行某種政治化操作。相反,另有些人正在透過不同的途徑,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向傳媒機構及傳媒工作者施以政治壓力,意圖讓傳媒都成為反政府、反建制的工具,這些卻是顯而易見的事實,而且引起越來越多市民的憂慮。如果要據此再多做一點政治聯想,那麼是否可以推測,這些政治動作本身就與即將展開的政制討論有極大的關聯,有些人就是希望借政治化處理港台內部的小風波,而發起「佔領港台」的政治行動,進而操控媒體和言論?這確實值得留意。

 由香港電台內部事件被政治化,由鄧忍光等公務員所遭受的政治攻擊,筆者看到,一些人正在濫用手中的權力,不負責任地挑動社會情緒,惡意攻擊政府,打壓部分公務員,甚至向傳媒和新聞工作者伸出政治施壓的手。

 新聞媒體是社會公器,負有重大的社會責任,必須真實地反映社會現實,為市民發聲,新聞工作者是「無冕之王」,身上負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使命,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不應該懼怕政治的干擾和打壓,更不應該淪為某些政治力量的工具,應永遠站在廣大市民和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一邊,維護好公正、持平的社會輿論環境,使社會健康地發展。

sir : 此文從網上找來, 事告訴我們:

新聞媒體是社會公器,負有重大的社會責任,必須真實地反映社會現實,為市民發聲,新聞工作者是「無冕之王」,身上負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使命,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不應該懼怕政治的干擾和打壓,更不應該淪為某些政治力量的工具,應永遠站在廣大市民和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一邊,維護好公正、持平的社會輿論環境,使社會健康地發展。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最新回應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20/07/13

歡迎回歸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18/09/04

把你facebook的文章搬來這裏, 讓大家一同懷舊吧

2018/08/08

我暫保持觀望!

383383
383383 2018/08/07

無見咁耐,去左邊度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