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公立醫院改革 鳳凰醫療最受惠

2014/10/16 08:43:12 網誌分類: 經濟
16 Oct
        在內地「看病難」是不爭事實,不少公立醫院被批「見死不救」;不過近期基本藥物招標降價、外資藥企反壟斷調查,可能改變過往「以藥養醫」的格局,其中鳳凰醫療(1515)等醫院股通過獨特的營運模式,有望成為公立醫院體系改革的受惠者。

        鳳凰醫療是本港首隻純醫院股,上市以來股價表現硬淨,近日該公司簽訂新的「投資-營運-移交」協議(IOT協議),將管理及營運北京市門頭溝區婦幼保健醫院。市場相信該公司未來還會接管更多醫院,有望得益於內地醫療體系改革。

        今次是鳳凰醫療上市後首次簽訂新的IOT協議,德銀在此後發報告看好該股,維持「買入」評級和目標價15元,指該公司雖然面臨激烈競爭,但因為是行業先行者,可獲得更多收購大中型醫院的機會,未來12至18個月內,可能再獲得1至2所更大型醫院的營運權。該行相信鳳凰醫療較留意公立醫院,包括大型國企附屬醫院的私有化機會,這可以創造三重價值,一是激勵機制改變令收入增長加速,二是利潤率大幅提升,三是從行業供應鏈獲取價值。

        據一名北京公立醫院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內地人患病,多會去公立醫院看病,而服務標準最高的醫院是「三級甲等醫院」(俗稱三甲醫院),無論是病牀設施、人員編配等都最完善和全面的。北京市有35所三甲醫院,醫療資源在全國首屈一指,但即使如此,想要求診於略有名氣的專家醫生,掛號要等位很久,若毫無人脈關係或不送紅包,看病會非常困難。

        公立醫院做基礎診療,需要遵循政府規定的收費指引。由於是非牟利性質的事業單位,多數都是虧損,醫院資產不能做抵押融資,醫生護士的收入相較私家醫院也肯定有很大差距。

        旗下醫院有潛力

        由於激勵機制不完善,公立醫院醫生多「灰色收入」。在上海居住的中年男士吳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媳婦今年早產,護士給嬰兒打了很多「營養針」,最後給醫生送了紅包,才告知有些營養針並非必要,醫院流行給幾個月的孩子「補鈣」,他相信這也是一種牟利手段。

        多年來醫院已形成「以藥養醫」的傳統,醫院傾向採購標價高的藥品,賣給患者的價格往往是出廠價幾倍,中間約一半的差價是醫院相關人士獲得的「回扣」。

        至於鳳凰醫療,雖然是全國最大的民營醫院集團,但事實上,該公司除了在成立初期曾於吉林和深圳投資設立醫院外,主要是以參與公立醫院改制投資和託管的方式擴大規模。雖然資產中尚無三級甲等醫院,且多位於北京市門頭溝、房山郊區,但多為三級醫院和二級甲等醫院,原本設施、人員有一定基礎,正因為過去管理不善、盈利水平不高,才更有增長潛力。

        以今年上半年業績看,鳳凰醫療收入多數來自供應鏈業務和綜合醫院服務,分支業績中,供應鏈業務所佔比例高達72%,顯示統一採購藥品、器械、耗材,擴大規模,提高議價能力,獨家賺取藥品耗材出廠價和銷售價之間的差價,仍是該公司提高盈利的主要手段。

        除了鼓勵民營資本投入公立醫院改制,提出將其納入醫保,推動民營醫院發展,今年4月內地發佈《關於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去年鳳凰醫療旗下每人次住院費約14862元人民幣,門診費459元人民幣,未來有望穩步提升。

        管理能力強華翰有憧憬

        上月公佈業績的華翰生物製藥(587),2014年度盈利大幅增長約60%,而新收購貴州省兩所三甲醫院,以及託管兩所醫院,分別為三甲和二級甲等,4所醫院牀位約3000餘張,都位於六盤水市中心,以醫院等級來講,質素高過鳳凰醫療和復星醫藥(2196)旗下醫院,管理層能力不可小覷,該公司未來盈利增長也值得憧憬。

        第一上海目標3.5元

        華翰生物製藥是貴州省唯一的生物製藥高新技術企業,現時與六盤水市政府達成合作,參與當地的醫療系統改革,相信未來發展模式會接近鳳凰醫療,長遠成為大型民營醫院集團。

        第一上海表示,由於醫院業務帶來新增長動力,重磅產品「人神經生長因子」有望獲批,將該股目標價升至3.5元,評級「買入」。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