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雲
陳仲雲
陳仲雲

1270) 文章381一390篇重温 (寫作)

2014/11/29 16:15:26 網誌分類: 寫作
29 Nov

            1270)    文章381390篇重温   (寫作)

                (選擇喜愛文章)  29.11.2014

目錄 :

381)    金句                                       (金句篇)

          (意志力)                              01.06.2013

 

382)    主日分享(三十二) – 壓力                   (疑難篇)

          (一個奇怪電話)                         02.06.2013

 

383)    自制力                                    (心理篇)

           (甘地)                                02.06.2013

 

384)    屬靈版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持守篇)

            (世界給我們的仁慈)                   03.06.2013

 

385)    .                                      (傷痛篇)

                                                 04.06.2013

 

386)    明雄對我文章的回應                         (交流篇)

       (表達不高興)                               05.06.2013

 

387)    症候群()                                 (持守篇)

         (秘密武器)                               05.06.2013

 

388)    金句                                       (金句篇)

           (與世俗為友)                           06.06.2013

 

389)    美麗的誤會                                 (見証篇)

          (作者原意)                              06.06.2013

 

390)    回應天佑小王子世俗有廣義性的意思        (温情篇)

          (靈性不忠)                              08.06.2013

 

 

 

 

  文章 :

           381)    金句(金句篇)

           (意志力)  01.06.2013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

治服己心的;  強如取勝。        ---箴言---

 

 

 

 

 

 

 

       382)    主日分享(三十二) – 壓力(疑難篇)

              (一個奇怪電話)   02.06.2013

 

記得十多年前,有一次在教會,接到一個不明電話,其後從肢體得知,這位女士常打電話到教會,說一些難聽的話,然後收線。之後我再接到她來電,剛好當時比較有空,加上覺得自己情緒也穩定,便想和這位神秘人交談幾句。當然我不知她任何背景,這會否好心做壞事也不知道。

 

有時在報章上,會看到一些人「輕生」的報導,為何人有這「想不通」的做法。首先要明白,作為局外人,對於當事人的處境,只是用理性的角度去看,人在面對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會比較冷靜。

 

當人有輕生的行為,其背後,一定有其十分複雜的因素,但可猜想,他們必定面對很大的壓力,這壓力令他感到十分痛苦,甚至透不過氣來,以至當內心的無助感,去到「絕望」時,便會產生一種激動,藉尋死來離開這種痛苦。

 

當人面對長時間,身處重大的壓力下,會感到暗無生趣,憂傷排山倒海而來,心中充滿恐懼、疏離感,以及最可怕的、令人窒息的焦慮。明白到有這種心理反應,對於我們幫助在困苦中的人時,會容易感同身受。

 

根據醫學上的定義,壓力是「精神與身體變化的反應」,適當的壓力,能使人提高辦事效率,但過大的壓力,便會傷害我們的心理及身體。我們常見有所謂倒轉[U]形的反應。面對壓力,常見有三種反應:

 

1) 承接

這種方法適合一些自信心較強的人。就是當壓力來臨時,以正面及積極的方法面對。對這類人而言,壓力可能變成一種挑戰,令他更創高峰。不過要小心,如壓力過大,會不知不覺中傷害了身體。

 

    2) 轉化

或作化解。這方法適合大多數人,就是用各種方法,令自己在壓力中或壓力後,能夠自我放鬆,善用各種方法,使生活有緊有鬆,漸漸能適應,直到收放自如。

 

    3) 離開

若先前兩種方法都不能成功應用,或自知是一個容易被壓力傷害的人,適當地離開自己不能承受的環境,轉換到另一個環境,可解一時之困;但若用得太濫,會產生逃避心理,沒法培養自己解困的能力。

 

    以上所述可作為參考,真正處身壓力中,可能知易行難,我們需要好好禱告交托神,「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前5:7) 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難處向肢體傾訴,叫他們為自己代禱,從而建立一個良好的支持系統。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段禱文,「神啊!求祢賜我勇氣,去改變那不能改變的事;求祢賜我忍耐,去接受那不能改變的事,更賜我智慧,去分辨二者。」

 

 

 

 

 

 

             383)    自制力    (心理篇)

                   (甘地)   03.06.2013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

 

發怒!在心理學意思是:當情緒遇到一件事,或人時,開始無法控制,這現象就會發怒了。

 

    一個不輕易發怒的人,他擁有EQ中所提,[自制力]。當自制力去到頂峯時,就是治服己心。他的能力,大到可以攻取一座城。

 

聖經中的使徒保羅,便有這表現,我要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不過,他是倚靠聖靈,加給他這樣力量。歷史中,也有很多這樣人物。

 


如十九世紀,印度人甘地(MohandasK. Gandhi)。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贈與甘地為[聖雄]的尊稱。是英語Mahatma的義譯。意為合聖人的道德,與英雄的姿態於一身。他主張,以和平手法來抗爭。他不但能攻取一座城,是改變了印度。出名有[不合作運動]

 

主耶穌基督,更是一位治服己心的人物。祂在十字架上,忍受一切痛苦,為人類的罪,作成救贖大功。祂自己看為[成了]。意思是:我完成了天父計劃,我為人類的罪,作了救贖的方法,人只需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罪,就得稱為義了。衪不但攻攻取一座城,還改變了世界,讓人得了有盼望的人生。祂戰勝世界,不用一兵一卒。

 

 

 

 

 

 

         384)    屬靈版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持守篇)

               (世界給我們的仁慈)   03.06.2013

 

    原本人質與劫匪,是對立的仇敵。但一次錯綜複雜的關係,讓刧匪和人質產生了一種奇特的心理反應,因而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註:一

 

    信徒也會被這種心理反應,而受誤導。我將它稱為屬靈版的[斯德歌爾摩症候群]

 

    信徒與撒但、世界,原本是對立。但因着我們與世界漸漸建立起感情,無論是工作、家庭、兒女都漸入佳境。因而對世界抗衡的心志淡忘了。

 

    世界與我們為敵,未免太屬靈了,太古板了。就如人質和刧匪產生一種微妙的感情相似,一種屬靈版的[斯德哥爾摩侯群]出現了。

 

註:一

19738月23,兩名有前科的罪犯 Jan Erik Olsson Clark Olofsson,在意圖搶劫瑞典斯德哥爾摩內位於 Norrmalmstorg 廣場最大的一家銀行信貸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方與 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因歹徒放棄而結束。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本案因歹徒 放棄而結束,然而所有的被害者在事後都表明並不痛恨歹徒,並表達他們對歹徒非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多加照顧的感激,並對警察採取敵對的態度[1][2] 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達六天之久,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錯綜轉變下,這四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研究者發現到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經驗中,從集中營囚犯戰俘亂倫的受害者,都可能發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男女皆可能有此症狀,但女性的比例較高。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因為發現在斯德哥爾摩人質挾持事件而得名。

 

 

 

 

 

 

 

 

.四 傷痛 !

 

 

 

 

 

 

 

           386)    明雄對我文章的回應(交流篇)

               (表達不高興)    05.06.2013

 

 

http://profile.ak.fbcdn.net/hprofile-ak-prn1/c0.58.180.180/s100x100/30411_1175243560188_7797858_a.jpg

Ming Hung Lo在你的近況上留言。

Ming Hung 留言:「細數主恩,如數家寶;事事皆效力,恩典不遺忘!」

回覆這封電郵來回應這個近況更新。

 

http://profile.ak.fbcdn.net/hprofile-ak-prn1/c0.58.180.180/s100x100/30411_1175243560188_7797858_a.jpg

Ming Hung Lo在你的近況上留言。

Ming Hung 留言:「不輕易發怒,是一種恩異;發怒易引致罪惡,心中充滿平安的人,是不輕易發怒。任何人均應在有怨怒時,可以表達出不高興的表情已是足夠。不要使怒氣發大致行動(如一些破壞行為,或污言穢語或傷透人心的說話..............),但要對罪發出極大怒氣;要立時制止罪的萌芽!」

 

 

 

 

 

 

               387)    症候群() (持守篇)

                 (秘密武器)   05.06.2013

 

    某年,某月,某日。一班刧匪(魔鬼),刧特人質(人類),在一座大廣場內(世界)。而談判專家,和拯救人員(聖靈),就守候在廣場外,等待時機救人。

 

雙方對峙多時,而在廣場內,人質和劫匪,相對生活也很久。刧匪不時給予人質種種仁慈的態度,令人質對劫匪產生一種微妙的情感。

 

    外面廣場的拯救人員,最終使用了最後的武器(主耶穌基督的寶血),直攻入廣場內,相方有劇烈的戰鬥,終於人質得救。

 

    事後,獲救人質,對一班刧持他們作人質的刧匪,並沒有懷着敵意的態度,反而對拯救他們的人員,沒有半點感激的態度。

 

    究竟?人質與刧匪錯綜複雜的心理,是一回甚麼事。我稱這現象,為屬靈版的[斯德哥爾斯症候群]

 

 

 

 

 

 

 

           388)    金句(金句篇)

       (與世俗為友)    06.06.2013

 

 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

 就是與神為敵。

 

 

 

 

 

 

 

            389)    美麗的誤會 (見証篇)

               (作者原意)    06.06.2013

 

    經常看到有朋友,引用[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來鼓勵一些朋友,用意是鼓勵一些經歷過失意,或某一事件有失敗的蔭影的人,從而站立起來,面對前路。

 

    嚴格來說,這和原作者的用意有所分別,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這段內容是使徒保羅的分享:[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着標竿直跑] (腓:三 1314)

 

他意思是,當我認識主耶穌基督之後,人生觀有極大改變。以前很多看為珍貴的事情,如他身份背景、學識、事奉投入、宗教的地位等等。是別人看為羨慕的人生經歷。

 

    不過,於保羅本人來說,這些東西,都因他認識主耶穌後,看得平凡,不值得一提。反而,我己將它忘掉了,現在將全副精神,放於追求更了解主基督的豐盛。這是他人生,最值得投資一切的方向。

 

 

 

 

 

 

 

 

   390)    回應天佑小王子世俗有廣義性的意思  (温情篇)  

                  (靈性不忠)   08.06.2013

 

 

不明白;
與世俗為友,
就是與神為敵。
===
請問世俗是什麼 意思?

回覆

小王子:

    這段分享,是出自雅各書,對象是一班信徒。因此,如果是信徒,會比較容易明白這一段意思。

 

    與世俗為友,在這裏是指靈性不忠,意思是在信仰上,對上帝的忠貞失去了。

 

    世俗這個字,有廣義性的含意。簡單來說,是我們身外的習俗。我們是指基督徒。世俗與世界一詞,是相近。世界不是我們往着的地球,是指撒但所管轄的用意,這和以弗所書所提相似。

 

[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運行的邪靈]。如妳有興趣,可參考薜華先生的[福音派的危險]一書,他講及很多關於世俗化。

 

要認識世界一詞,更要了解教會一詞,教會意思是[神所呼召出來的]。意思是上帝從這罪惡的世界,特定呼召一羣人,叫他們歸向上帝,與世俗人的意識形態作一個明確分別。

 

因此,與世俗為友,意指一班原本己經離開罪惡世界的信徒,現在處於信仰不忠貞。心思思戀慕以前的生活。好像結了婚的丈夫,對着妻子,與以往的女朋友還有關係一樣。

 

想走回頭路,很明顯就表示想離棄上帝。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