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門抽射
靳門抽射
靳門抽射

美麗人生

2014/12/05 08:45:29 網誌分類: 經濟
05 Dec
        甚麼是美麗人生?相信不同人有不同答案,沒劃一標準。

        筆者上周日出席城大樂聚校友日兼校慶閉幕禮,還有重頭節目「名人真情對話:美麗人生」分享會,校友聯絡處邀請了「阿姐」汪明荃、施永青和馬時亨大談箇中定義。

        阿姐、馬時亨少年時原來同為北角街坊,一齊感受「千金難買少年窮」的可貴。馬時亨小時候不識貧苦滋味,只顧玩樂,成績「滿江紅」,幸好母親一句「今日不讀書,他日做乞兒」,當頭棒喝,推動他發憤圖強,終考入港大,充份體現「知識改變命運」。他認為「貧窮可以是將人往下拉的漩渦,也可以是向上推的動力」,取決在於做人態度;並慨歎社會物質豐盛、網絡盛行,年輕人思考及溝通模式大變,故寄語年輕一代應「尊重。感恩」。

        汪阿姐以工作嚴謹著稱,因深感「成功豈能一朝一夕?」投身演藝事業四十七年來,一直以「努力」、「堅持」為左右銘,時刻自我增值。她深諳「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早年因擔任人大代表導致表演機會大減,遂轉而鑽研粵劇,因緣際會下獲選為八和會館主席,積極推動中國傳統藝術傳承工作,取得廣泛肯定。

        施永青則深信「我反叛,所以我存在;我反叛,所以我快樂」,拒絕活在他人期望之下,以忠於自己的態度,走出非一般的人生路,不過這種獨立特行的方式,易受非議。

        三位成功人士,成功之路不同,但同樣活出精采人生。筆者覺得在現今社會,人們能否得到美麗人生有不同限制,例如際遇、價值觀、性格等,所以能夠獲取美麗人生的關鍵是實在取決於每個人自己態度,只要內心豐足、幸福,又何須他人的肯定。

        靳清松

        
■(右起):馬時亨、汪明荃和施永青擔任城大舉辦的「名人真情對話:美麗人生」分享會嘉賓。
■(右起):馬時亨、汪明荃和施永青擔任城大舉辦的「名人真情對話:美麗人生」分享會嘉賓。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