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不來了?

2015/04/09 08:46:12 網誌分類: 經濟
09 Apr
        近日到港遊客人數一再下跌,市面冷清,據稱是「反水貨行動」阻遏之效,特區政府正欲施計促銷,打救旅遊業。

        但「反水貨」反的並非「遊客」,卻發酵出如此連鎖反應,證明「遊客」本身已經有所異變,難以與「水貨客」切割乾淨。

        遊客之變,始自全球化浪潮,近二十年,全世界大城市變得愈來愈相像:從曼谷、杜拜、阿姆斯特丹到洛杉磯,都是一樣的機場,一樣的連鎖店,走進任何一座百貨公司的大門,盡是相同之化妝品櫃台,有如虛擬世界之一統,令人分不清到底身在何地。再加上智能手機普及,即使身在異鄉,依然一個Click即可隨時打卡報到,「旅遊」經驗正變得愈來愈模糊,甚至可以濃縮為暴飲豪食、喪買癲玩。

        旅遊不同於旅行,旅行是冒險、探索、獵奇,是文明史上發現的過程。古代有機會外出的人,主要是軍人、傳教士、僧侶、使節,都屬「專業人士」;十九世紀有許多偉大的旅行家,如發現新加坡的萊佛士、喜馬拉雅山最高峰的額爾菲士,還包括拿破崙征戰至埃及,隨行的許多學者。到二十世紀還開出一個「沙漠梟雄」羅倫斯,旅行家不但能改變世界,而且能開創歷史。

        但旅遊是二十世紀末期後掀起的全球消費,由歐美的遊客,去希臘半島和芭提雅,尋找一個「假期」開始,即以歎世界、享受廉價人力成為旅遊業之主流。二十世紀西方的沉淪,由此一角度看,可以說是「旅行家」漸少,而遊客漸多。

        然而,轉入二十一世紀,卻又由於西方經濟沒落,旅遊消費,重心東移,中國人擁有大量資金,先出現了「中國遊客」,繼而是「中國購物客」。當此一消費狂潮愈趨偏激,在香港鬧市,卻又出現了「拖篋客」。由「遊客」至「購物客」,由「購物客」到「水貨拖篋客」,經中國參與世界之後,旅遊的定義,又一次經歷了「華麗轉身」。

        遊客來去匆匆,耗用資源,創造GDP,還留下一地狼藉,譬如水城威尼斯,也由於旅遊業過度開發,當地人遭迫遷,剩下一副外殼供遊客瞻仰,這一點,遊客與購物客的分別其實不大。

        引發「旅遊業」質變,內有中國「購物客」搶購日用品,威脅到歐美紐澳居民的基礎民生,外加恐怖襲擊之陰影籠罩,全球的旅遊,由經濟行為到社會學,至此來到了一個巨變的臨界點,此一巨變,與網絡高科技一齊席捲全球,對自然生態和人性道德的衝擊,有深遠的影響。至於今日香港,還有甚麼可以促銷?重新吸引的「遊客」,不拖篋購物,又能做甚麼?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