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
星之欄
星之欄

要按市場規律做電影

2015/04/29 08:41:24 網誌分類: 經濟
29 Apr
        因為要捧《左耳》,所以《致青春》的流麗手法被批評為把故事說得肢離破碎;因為要掩飾《左耳》的拙樸,所以《匆匆那年》裏面的墮胎劇情被諷為灑狗血!以戲論戲,《致青春》、《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編導手法都比《左耳》成熟高明,更遑論李玉的《萬物生長》!偏偏,《左耳》的票房卻取得極大成功,用全新人居然能賣了幾個億,不得不叫業內人士重新省視這個熾熱又無從捉摸的市場!當然《左耳》的原著厚度及光綫傳媒的營銷是最大功臣,但如此「奇迹」是否可以複製,就不得不讓同行思考。

        《萬物生長》的宣傳微群裏,作為群秘書長的「逸江南女主人」有感而發:「《萬物生長》與《左耳》,《萬物生長》上映十天來票房達到一億三千萬,《左耳》上映三天票房已達一億七,兩部青春題材片比較相式,應該說《萬物》還略勝一籌,但兩者的票房卻拉開了距離。究其原因就是《速7》(即《狂野時速7》)勢如破竹席捲中國票房時,《萬物》挺身而出,為國產片苦苦支撐,堵搶眼,當《速7》的高潮漸漸過去,年輕觀眾的激情漸漸淡了下來時,需要變化一下口味時,《左耳》不失時機上映了。《萬物生長》與《左耳》的票房自然會有較大的差距。我們應向《萬物生長》致敬!同時我們要向《左耳》學習如何按照市場規律做電影。電影確實是一門綜合藝術,不僅要把電影拍好,檔期還要排好,如果堵搶眼的是《左耳》,現在偷着樂的就是《萬物》了!」

        這番話,實在值得同業細嚼!《左耳》的原定檔期安排在四月三十日(即五一假期檔),發行方提檔到四月二十四日,於是,就剛好「吃」掉整個空檔,實在聰明!(待續)

        manfred2268@gmail.com

        文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淺雪
淺雪 2022/07/01

{#icons_girl1} {#icono0_49}好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