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
李純恩
李純恩

水土

2015/10/14 08:41:14 網誌分類: 生活
14 Oct
        應邀去做講座,題目是我一直有興趣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講這個題目,最好是從飲食入手,一個地方的水土生產出一個地方的物產,這個地方的人吃這個地方的物產就養成了這個地方的習性,於是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中卻有性格習慣完全不同的人。由此衍生,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於是好像某一個地方專門出產某一種人。水土,是生存的環境,先有環境,然後才有文化和道德。

        中國人之複雜,也就源出於此。有外國人問我:你會說中國話嗎?我反問他:哪一種中國話?他吃驚問有許多種中國話嗎?我說,是有好幾千種中國話,他馬上頭都大了。我心想,我如果告訴你中國人也有幾千種呢,看你還活不活!

        中國問題之複雜,就是因為中國人太複雜,兩個地方的人,雖然同文同種,但因為生存環境不同,難相處就是難相處,看不順眼就是看不順眼。譬如上海人跟北京人,成都人和重慶人,大而廣之,南人與北人,諸如此類,都因為水土不一樣,人的性情不一樣而互相看不順眼,輕者互相嘲笑,重則老死不相往來。說穿了也沒有甚麼大事,不過是性情各異,只是因為「看不順眼」,自然就有矛盾,有了矛盾便加倍看不順眼。如果追根尋源,根子又大多在飲食之道上。

        一個外來者,如果把自己的口味改變成當地人一樣,這個人的習性,也很容易本土化了。要是到了一地,怎麼都吃不慣當地食物,那你始終是個外人。

        口味不同,生活上許多事情也就不對胃口,說大了,就叫文化差異,那也就沒得強求,畢竟水土不同。

        李純恩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