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高鐵融資方案誰得益

2015/12/03 08:42:12 網誌分類: 經濟
03 Dec
        政府與港鐵合作搞出新的高鐵超支融資方案,由港鐵派高息,政府收到股息後,注入港鐵,用以填補工程的超支費用。方案出來以後,有人批評此舉為「淘空港鐵」,也有人批評超支部份由「政府孭數」,更有人同時作出上述兩種批評。我覺得任何方案如果一方有失,必是另一方之得,沒有可能各方全輸。

        由於政府與港鐵玩了派高息的財技,令人眼花繚亂,分析也變得混亂。不妨拆解一下各方的得失。先講港鐵小股東,小股東永遠會覺得上市公司的錢派給他們,總好過藏在公司之內。港鐵的小股東在兩年內將收到每股4.4元的高息,等如12厘息,他們有真金白銀落袋,是明顯的贏家。

        那些所謂「淘空港鐵」的評論,實在相當虛無飄渺。港鐵不是獨立實體,而是一家上市公司,由大股東政府及小股東共同擁有,港鐵把自己的錢派給大小股東,何來有淘空的問題?將來港鐵如果資金不足,有幾個方法解決,包括從街外借貸、向股東伸手供股集資、以及發行新股予第三方集資,港鐵信用良好不難借貸,借錢不損害股東的利益。有人批評港鐵一邊派高息,一邊借錢。事實上,大量公司都有借貸,也在派息,只是派息少,不顯眼,大家沒有留意罷了。結論是港鐵小股東的直接得益最大。

        當然,港鐵在這個方案中,也要付出一些代價(港鐵大小股東也間接要承擔)。就是高鐵工程費用封了頂,如果再超支,便要港鐵(亦即港鐵股東)孭數。如果將「封頂」看成是買保險的概念,大家會更易理解。假設政府要買一個高鐵工程支出的封頂保險,可以將保險金量化。由於高鐵工程已經去到中後段,再出現數以百億計的大幅超支的可能性,已經較低,兼且港鐵作為要孭數的項目管理人,必定會加大力度控制餘下的工程,不讓其再超支。由此推算再出現大幅超支的風險,其實相當有限。理論上俾20、30億保險費,都可以買到一個高鐵再超支保險,港鐵同意為高鐵開支封頂,等如送出一個現值20、30億的保險予政府。

        較諸港鐵的大小股東將會收到的258億元特別股息,由港鐵公司向政府送出一個20、30億的保險,一大一小,計落條數有「着數」。

        講完港鐵小股東,講講政府,政府作為港鐵的大股東,收到195.1億元利息,然後就要將這筆錢注入港鐵,以填補高鐵工程超支的費用。說穿了,就是庫房孭數。政府沒有放棄將來與港鐵的仲裁,意謂如果日後發現港鐵要承擔超支的責任,可能會收回港鐵66.9億元的管理費。但無論如何,政府孭這195.1億元的數,已經是最大的付出,換取到的是港鐵承諾封頂。將來即使進一步超支,政府也不用再承擔。

        正如前述,工程進一步大幅超支的可能性不大,以上述估算等如值20、30億「保險金」計,表面看,政府付出填數的金額多,但得到封頂的獲益少。但政府受制於政治,要立法財委會審批,才能拿到錢。如今沒有港鐵封頂的承諾,拿到錢的機會其實很低。更何況今次超支即使獲財委會通過,萬一下次歷史重演再超支,即使是10億、8億元,立法會都不會通過。所以,政府今次得到封頂承諾,如果演化成一個「保險金」的銀碼現值,的確比較少,但由於政府要面對極大的政治壓力,這個封頂承諾便變成無價寶了。

        整件事說穿了,就是由庫房找數,港鐵小股東得利,然後換取小股東同意港鐵作出為高鐵包底的承諾。政府則借港鐵這個承諾,希望取得立法會的支持。所以淘空港鐵的指控,並不成立,因為利益回歸了港鐵股東。但政府孭數卻是事實,關鍵是這樣重要的高鐵工程,如果不能持續下去,整個社會便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現實上不存在任由高鐵爛尾這個選項。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