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太量
莊太量
莊太量

傳氣味手機可成真嗎?

2017/08/04 08:41:58 網誌分類: 經濟
04 Aug
        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未來科技會如何發展。

        人類社會之所以能發展到現在之生活水平,是因為人的欲望和需求。為了生活和生存,人就會產生動力去發明不同東西。因此,是需求驅動了科技發展。以前,手提電話功能單一,我那時已想可否加入收音機功能?可否也把它當成鏡子使用?因為有這樣的需求,而科技也能做到,所以現在的智能電話就兼備了以上功能。某些產品遲遲未面世,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社會有需求,但現今科技發展未能做到。

        第二,社會有需求,科技也能做到,但產品本身沒有太大經濟價值,社會不支持它出現。例如有人研究在阿拉斯加建造一座貫穿白令海峽的橋,連接美國和俄羅斯,雖然那裏風急浪高,科技並非不能克服。不過,建成後可能沒有太多人使用,也缺乏經費營運,所以這個念頭沒法實現。

        第三,我們已經具備科技及需求,而且產品推出市場也可以賺錢,但社會不許其存在,例如複製人,理論上以科學技術可以複製人類,有些人也希望透過複製人來獲取器官,但這樣做要面對法律、道德及安全等問題,例如可能對人類造成危險等,因此至今仍不容複製人。

        如何預測科技發展的方向?且以智能手機為例子,先看看人們會希望未來的智能手機加入甚麼功能。如果是我,我最希望蘋果智能手機的語音控制(Siri)能加入個人化效果,現時大家的Siri聲音都一模一樣,未來可否以親人或過世親人的聲音取代呢?現在已經有研究在嘗試,但首先要解決一些潛在問題,例如如果美國總統的聲音能被人輕易複製,會否產生保安隱患呢?不過解決這問題已指日可待。

        現在的手機可以遠距離傳播兩項感官感受:聽覺和視覺,可是仍有兩項感官感受未能透過手機傳播,就是嗅覺和味覺。如果我希望跟別人分享我所嗅到甚麼,例如食物的氣味,我能否以份子的形式遠距離傳送給別人呢?我相信不久將來會有相關技術面世。

        五十年後會出現甚麼新科技,可根據以下幾點來預測:我們對甚麼東西有需求呢?現在的科技可以做到嗎?如果科技可以做到,還有甚麼問題要解決?從這些方向思考,我們就能較清楚地看到科技發展的方向。(如想看更多我的文章,可前往www.weibo.com/chongtl)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莊太量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