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太量
莊太量
莊太量

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2017/10/27 08:41:56 網誌分類: 經濟
27 Oct
        今天談談中等收入陷阱。在經濟學上,中等國家有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由於外來投資,加上勞動力價格低廉,貧窮國家會慢慢發展成一個較為富有的國家。但隨着人工愈來愈貴,外來資金會選擇撤出。資金會尋求一個薪金更便宜的國家投資。在撤資過程中,如果這個國家並沒有轉型,而是繼續依賴密集勞動力,而又缺乏外來資金時,就會跌入一個陷阱,只能長久成為一個比較窮困的國家。有些國家可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因為在發展過程中,他們已及早轉型,例如香港、台灣、南韓和新加坡。

        在個人層面也有中等收入陷阱,一般來說,我們的基本收入是依靠勞動力,也可能讀書獲取學歷,並在畢業之後尋求工作,如果大學生較有知識,就可能有中產的水平,但是到瓶頸時,便很難更進一步成為富有的人。正如中等收入國家轉型時須投入基建,現在很多國家在發展後因基建不完善,導致經濟的血液不運行。正如我們每個人販賣勞動力,最終都會沒有更多時間去投入勞動。

        如果我們想走出個人的中等收入陷阱,也要對自己進行三項「基建」。第一是建立人際關係網絡。多認識不同人建立網絡,自然有更多機會;另外,我們要做一些硬件投入,以節省時間。試思考,你會考慮買一輛車,或是乘坐巴士或地鐵?雖然後者的交通成本低廉,但也有時間成本,前者或會較為昂貴,但節省下來的工作時間,也可能賺回來甚至更多。有些朋友可能喜歡買一些較為昂貴的電腦或電話,運行速度較快之餘,記憶體亦較多,是能幫助你更有效地完成工作的投資。

        第三,是資本和金融知識的投入,因為投入勞動力的時間是有限的。一個國家或工廠會投入勞動力和資本,但個人對資本的投入則較少。試想想,人去到三、四十歲,為甚麼總會遭遇瓶頸,無法賺到更多的錢?因為勞動力投入已經有限,所以,我們要投入資本市場,進行資本投資,例如房地產。我們可以借錢或用自己的資金,但最重要還是對市場有認識,就算交給基金經理,也應該對金融市場有基本理解。所以金融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你完成這三項,不一定就會成功轉型變成一個很富有的人,但基本上會比你在中產的水平更進一步。當然,資本投入的過程中,運氣亦非常重要,股票市場或資本市場很難觸摸,我們須多做功課,以了解資本市場,若然你能有百分之六十或七十的機率勝出,長遠來說,累計回報也是很高的,若然一天有百分之二的回報,一年已經有超過一百倍回報了,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資本回報的能力。

        如果希望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最後大家都要看看資本市場是如何運作的。

        (如想看更多我的文章,可前往www.weibo.com/chongtl)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莊太量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