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雲
陳仲雲
陳仲雲

1786) 主日分享-只要有一份愛心 (教育)

2018/03/04 20:40:39 網誌分類: 教育
04 Mar

 

       1786)    主日分享-只要有一份愛心  (教育)

             (勾起了另一個反思)    04.03.2018

 

  作者:陳仲雲

 

……………只要有一份愛心………………

 

 

記得多年前,有一次,一位朋友提醒,對我說:「你是一個理論多多,卻是行動少少的人。」對於別人的評價,我持著一個態度,凡是讚賞的,多謝收下,心裡默默感謝神,將它化成激勵。而一切批評和提醒,便要慢慢地思索,看看需要改善的地方。因為明白當別人向我提出意見,若然內心總是想著,怎樣去解釋自己為何有這做法,便會失卻了留心聆聽,這不能得著改善的益處,更令到別人再不想有下次的提醒了。後來細心檢討後,發覺朋友的說話,真是一面鏡子。

 

 

這次檢討,更勾起了另一個反思,發現自己在生命上有一個弱項,就是很少用愛心去關心肢體。對於別人落在難處時的感受,自己也曾有這方面的經歷,可是很少主動在實際上給予人支持。記得以往作過小組組長,在關心和鼓勵上,不能發揮其功效,以致組員在靈裡出了問題,也不能洞悉得到。這正正缺乏了倪柝聲弟兄在「主工人的性格」一書中所提及,作主的工人,要有一種能力,能聽到別人靈裡背後的實際需要。

 

 

 

  一次聽道,講員分享到,要看一個職員是否適合做團長,除了考慮他的才幹和恩賜外,還要緊是了解他是否深愛這個團契,聽了覺得甚有道理。保羅在聖經裡也有這樣提及,你們學基督的,師父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林前415)。保羅提醒主的工人,將肢體看作像親生兒女一樣,對他們的成長有著牽腸掛肚的心腸。

 

 

  在教會的事奉中,需要有衝鋒陷陣的工人,同時也需要默默作工的人。若然覺得傳福音的技巧不及人,在講台上分享也沒有好的口才,領詩的音樂細胞也不多,不要因此就灰心,也不要輕看自己,因為在神的家是各施所長,各有不同的恩賜和才幹。依我個人愚見,有些肢體看似很沉靜,其內心可能藏著很多說話,只是沒有適合的環境,或是本身不曉得怎樣將內心的話講出來。如果能夠加以幫助和引導,將其心裡的難處說出來,那些困難便可透過彼此的分擔,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消減。教會正需要有這份愛心的「聆聽者」(註一)

 

  我們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容易產生一種「奴才心態」(註二),這心態令人看低自己。這種自卑心態,會阻礙我們將生命投入去關心人。聖經教訓我們,不要驕傲,也不要自卑,要按著神給我們多少,看自己合乎中道(123-8)。其實基督為我們受死,我們在神眼中看為尊重。因此要憑著信心去享受神給予這尊貴的身份。聖經中有兩個信徒,是亞居拉和妻百基拉(181-4)。他們是一對平信徒,因付出一份愛心,去接待和陪伴保羅,這樣便作了美事,聖經記載了這事蹟。

 

 

  在神的家裡有肢體落在難處中,只是單看外面,似乎看不到,但只要有一份愛心,多去觀察、多去聆聽,你就能發揮很大作用。這份事奉,人人都有能力做得到。若然每一個肢體願意付出這一顆心,神的家便能實行彼此相愛的真理,人們便可看見主耶穌在我們當中。

 

 

 

註一:在《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柏楊先生形容中國人一種自己看低自己的自卑心態。

註二:在溝通技巧中,要具有表達和聆聽的能力。學習聆聽往往比表達更困難。同理心就是最高境界的不設防聆聽。亦即聽出語言背後真正意涵。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