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時代
慢活時代
慢活時代

身前身後事

2019/03/28 04:13:00 網誌分類: 生活
28 Mar
          香港人的平均壽命冠絕全球,我相信是因為有高效的醫療制度和急救服務。這個制度善於延長生命,但延長了的生命,是否還具有質素及尊嚴,卻是另一回事了。身邊的「老友記」們一致認為人生自古誰無死,但若在暮年不幸失去認知能力,又或者病重垂危,不省人事,無法表達自己希望接受何種醫治的話,都不想無止境地依靠儀器或藥物,「被生存」下去。

          「預先醫療指示」(advance instruction)在外國已行之有效,病人可以向醫護人員和親屬立下指示,出現以上的情況的話,不要再施救,讓他安詳及有尊嚴地離去。我記得政府十多年前曾就此諮詢,好像沒有下文。在人口急劇老化的今天,我認為這個議題有必要重新啟動。

          還有一件事老友記們值得去辦一辦,就是醫療開支的授權。我有一位朋友,中風之後半身不遂,記憶力大受影響,連妻子也不認得。雖然他的身家豐厚,醫藥費本來不是問題,但除了一些和妻子共同擁有的少量財產外,在自己名下的資產連妻子也不能動用。

          這個時候要授權予妻子也太遲了,因為授權一定要在當事人清醒時做才有法律效力。這時候,遺囑立了也沒用,因為人還沒死。所以故事的教訓是,趁自己還清醒時,快去辦理授權,讓配偶(或任何一位信得過的親友)在有需要時動用自己的財產為自己治病。否則的話,積累一生的財產,只能拿去辦後事了。

        楊立門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