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疫下自在

2020/02/21 04:12:51 網誌分類: 經濟
21 Feb
          單憑部份市民盲搶生活用品的行為表現,已經看出人之身心狀態,被恐懼吞噬是何等可怖!到底大家內心是不相信甚麼?又相信甚麼?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恐懼是一種感覺,情緒的一種。如所有其他情緒一樣,都有正面價值一樣,恐懼可以提醒我們需要更專注,更小心面對問題,但當一個人陷入極度恐慌時,其思考判斷力以及行為表現,就會急速下降,嚴重的甚至變成一種只會不斷歇斯底里的生物。

          因為欠缺應對問題的經驗,所以沒有自信,因為沒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解決未發生的可能性難題,所以疊加更多的不安,因為不安所以更不安!人這種自我懲罰的方式,確實耐人尋味,極之有趣!

          因為相信會發生自己應付不來的事,所以否定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更容易成功演好虛偽的懦弱角色。問題是所謂會發生的「應付不來的事」,根本是子虛烏有,卻讓我們耗盡精力,白忙一場,諗多做多!

          要化解恐懼,必先要明白每個情緒,都有其相對情緒,恐懼的相對就是自在!相對的情緒可以互相抵銷,所以強化自在情緒,可以抵銷恐懼情緒帶來的困擾。

          例如你的自在是浸溫泉,首先要連結起浸溫泉時的身心舒泰感受,當高強度自在感出現,運用感官記憶,使其成為能隨時提用的資源。當恐懼感出現時,利用已記錄好的自在資源,抵銷恐懼感,以達至消減效果。簡單描述,操作其實也不太難,而且效果顯著。samuellau@iccgc.org

        啟導教練

        劉丹心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