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勝負在取態

2020/05/29 04:12:46 網誌分類: 經濟
29 May
          改變經常也讓人覺得不容易,特別費勁,到底從心理機制角度看,轉變牽涉甚麼?會讓人感到身心疲累,抗拒轉變呢?讓我舉個例子:在疫前要適應抗疫安排,覺得無所適從。在疫後要重新適應舊模式又覺很是麻煩!總而言之滿肚牢騷,渾身不自在,為何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無論生活或在工作上,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自編自導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取態,例如:在工作上很怕事卻可以在家裏很霸氣。同一時空、同一個人在不同場景下卻有不取態,從NLP學問的角度,是因為形格程式 Meta Programe 不一所至。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劇作家,而型格程式就是一個劇本,個體因應不同場景、互動對象、面對問題所產生的內在變化。例如:一個母親對長子比較溫柔,卻對幼女嚴厲有加;或在虛擬世界得心應手,現實世界強卻誠惶誠恐;對旅遊探索充滿好奇,卻對公司搬遷滿口怨言。直接點說,正正就是所謂的多重標準!每一種標準其實都是一種心理的預設,比方說:對一個人溫柔是因為重視「你我」、「不作對」、「理性」,對一個人嚴厲是因為「自我」、「作對」、「感性」不同的心理預設自然有不同的情緒或心理的反應。準確應對環境需求,運用合適設定自然事事得心應手,反之卻困難重重、麻煩多多。

          惜劇作家本人卻未有意識到這種心理預設的存在,除無法調整合適預設外,更誤以為障礙都是自己的條件所限造成,只能空嗟嘆,不知心繫之鈴還有心之學問能解,嗚呼哀哉!

        啟導教練

        劉丹心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