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狀元又如何?

2020/07/24 04:12:11 網誌分類: 生活
24 Jul
          日前中學文憑試(DSE)放榜,傳媒例必報道名校狀元的分佈和大學選科決定。當看到有不少尖子仍選擇醫科時,便覺得香港教育難有前途。我不是認為讀醫有問題,而是成績優異者鍾愛這些當下最有賺錢保證的專業修讀,卻不考慮跟高新科技研究和分析的學系,甚至到海外研讀新趨勢的科學,反映香港社會功利,年輕人的思維和視野未夠遠大。

          觀乎恒指科技指數三十隻股票中,一隻港股也沒有,就知香港社會發展形勢如何險峻。最聰明的少數港青傾向投身快將被高新科技取代的專業,其他成績普通的青年糊里糊塗修畢學位課程就以為完成任務,至於未能上大學的人只有進入明日黃花的服務業。即使沒有中美矛盾和新冠肺炎,香港下一代也缺乏競爭能力。

          美國耶魯大學及加州大學等名牌學府在招收新生時,除了考慮SAT分數外,還刻意加入實用智力和創意智力作衡量。以這種方法收取的學生,日後在高等教育的成就,都較只參考SAT分數優勝兩倍。

          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特.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認為,人類智力可分為分析智力、創意智力和實用智力。SAT高分可能只是分析智力,實用智力則涉及「後設認知」、「情緒智力」和「社會智力」的解難能力。其實香港的孩子,最欠缺的正是創意和實用智力。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