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燦傑
徐燦傑
徐燦傑

增上市門檻恐火燒連環船

2021/06/07 04:14:21 網誌分類: 經濟
07 Jun
          港交所(388)近日宣佈將申請主板上市公司的三年累計股東應佔盈利最低要求,大幅提高60%至8000萬元,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盈利要求增至3500萬元,前兩個年度合計盈利要求則增至4500萬港元,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雖然港交所在聆聽市場聲音後,新要求已大幅「減辣」,較早前建議的三年盈利1.25至1.5億元減少近半,但這次自1994年以來的首次修訂,亦牽動不少市場人士的神經。

          若然根據新的盈利要求,截至去年6月底成功上市的463宗IPO中,將有141宗會遭到拒絕,佔整體比例達三成。大家不要看輕這個數字有機會引起的連鎖效應,須知道一間公司的上市前準備,會牽涉很多專業服務提供者,例如會計師、審計師、律師、印刷商、財務顧問,以至財經公關等行業。若然未來中小企上市空間遭壓抑,他們的生意將受到嚴重打擊。

          以上述數據為例,若接近三成公司未符資格上市,意味這些行業將失去30%的IPO客戶,更何況巨額IPO一向是個別大型投行、四大會計師樓及知名律師樓的囊中物,部份中小型專業服務商根本難獲「大客」垂青,因此其生計便依賴一些中小型IPO,因此若接近三成公司被港交所拒諸門外,恐怕對他們構成的生意打擊,不止是30%那麼簡單。

          另外,值得大家深思的是,在2019年的社會事件及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夾擊下,有多少公司仍能每年獲利3500萬?恐怕未來能符合資格來港上市的,都只是具規模的內地或國際企業,即使一些本地中小企能夠捱過逆境,想透過上市「發圍」也只會難上加難。因此港企未來被「邊緣化」,未必是危言聳聽的說法。

          不過港交所亦未有完全「落閘」,對於市場質疑此舉會削弱港交所競爭力,並扼殺中小企的上市機會,港交所雖然表明不同意,又稱盈利門檻修訂至8000萬元,是基於本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於1994年9月至去年12月期間,已大幅上升61%所得。但港交所同時表明,其後會與證監會密切監察,不排除會再度審視盈利規定,意味將來可能會因應市況再作檢討。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