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慧
卓文慧
卓文慧

活化建築活埋風情

2012/09/20 08:41:06 網誌分類: 生活
20 Sep
        趁在北京回來前最後兩小時,不用工作去蹓躂。北京市塞車嚴重,為怕誤時,只好選擇從酒店坐地鐵到前門附近去,這裏有著名的大柵欄(北京朋友教我必須唸成「大石柵兒」),是清末民初社會活動主要中心,一直都是北京歷史活化石。這邊廂是百年同仁堂,那邊廂有全聚德,街上的內聯升布鞋、瑞祥蚨綢緞、馬聚元帽子都是老品牌,還有昔日的書館、青樓、茶室、酒館,就連北京第一家戲院大觀樓,都一直保留在這裏。

        從前的老街饒有味道,可是奧運前後不斷重修已變了感覺。保留建築活化歷史無疑是好事,但看見眼前建築都變成倒模,甚至連旁邊的胡同都一概「活化」得簇新,就不禁有點失望。這些年來,大柵欄已是遊客的景點,除舊有的百年老店,就連美式快餐店、連鎖咖啡店、外國服裝品牌店等都來分一杯羮。為使更多「商家受惠」,大柵欄的範圍一直擴展,旁邊的地道老胡同,拆一條改一條,這邊打造成台灣文化區,那邊是美食一條街,很多還是空置的復刻新磚房子,雖然掛上胡同舊名字,感覺和上海新天地如雙生兒,愈逛愈沒勁。

        我繞到旁邊的老胡同,殘存的巷子是兩碼子感覺,有賣蒸糕、布鞋和酸奶的,才抓回一點地道風情。我從賣布鞋子的大媽口中知道,胡同過兩天便要拆卸蓋新,打造成更大商圈,店也要關門了。老北京的風情,彷彿漸已在活化中被活埋了。(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