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Sir食經
葉Sir食經
葉Sir食經

泉州地道美食

2012/10/06 08:41:29 網誌分類: 生活
06 Oct
        從廈門坐車到泉州約需一個小時,在泉州宿一宵後,早上起來,酒店的自助早餐看過便算,還是市中心美食街的地道小吃更合我意。美食街最出名的小吃店是157號的「國仔麵線糊」老舖,這是當地出名的「中華老字號」,做的是麵線糊和豬血湯,是泉州的「十佳名小吃」。

        麵線是閩台一帶的地道麵食,是泉州出名的風味小吃,「國仔麵線糊」做的麵線湯底講究,出名「爛而不糊,清而不濁」。食麵的配料甚多,有叉燒、豬大腸、豬肝、蝦仔、魷魚和炒蛋等十多款,食客根據個人口味自行選配,我要了最普通的叉燒和炒蛋,除了麵線,最開心是見到久違了的豬血湯,豬紅粥是我少年時愛食的粥品,當年兩毫子一大碗,美味至今難忘,現時在香港有錢也很難食到,通常食的都只是雞紅而己!豬紅據說可幫助清洗體內的有毒物質,是當年教師們常食之物,今日在泉州再遇,當然要來一碗重溫舊味,豬血湯夠熱,豬紅新鮮,看見街坊食客都把油條放進湯中來食,我也入鄉隨俗,照辦煮碗,食得津津有味。如此豐盛的二人早餐,埋單只需十五元人民幣,認真抵食。

        食完早餐,到「清淨寺」走走,「清淨寺」名氣甚大,被「新華文摘」評為「中國十大名寺」之首,是中國最早的伊斯蘭建築物之一,甚有歷史價值。跟着到建於唐代的「開元寺」,這是泉州最出名的佛寺,寺內有千年盤根老樹,古董香爐、百柱大殿,氣派非凡,是福建十大景點之一,上香祈福後沿着涂門街觀光,涂門街在泉州市中心,兩旁的建築物很多都保存着舊日的建築風格,海上絲路文物遺跡甚多,包括「清淨寺」、孔子文廟、岳廟和棋盤園等,在這裏可以想像到昔日泉州作為重要經商港口和宗教中心的盛況。

        在泉州市中心走馬看花後,便驅車到晉江英林區的「湖美海鮮酒家」食午飯,「湖美」在海邊,對面是金門,台灣海峽水流較急,污染較少,海鮮肉質特佳,怪不得酒家雖然遠離市區,也經常有食客遠道而來食海鮮,連香港的富商和政客也懂得來此搵食,當地電視台也曾經到來採訪,現時「湖美」已經成為泉州名店,生意甚佳。

        首嚐血鰻湯鮮香美味

        酒家魚池內有多款游水海鮮,包括紅斑、血鰻、鯊魚仔、奄仔蟹、大海蝦、小龍蝦和東風螺等,這裏也有多隻有活化石之稱的馬蹄蟹,樣子怪怪,有點似古羅馬士兵手握的盾牌。

        主人家是酒家常客,早已為我們點菜,第一道菜是「清蒸九節蝦」,蝦肉爽滑鮮甜,原汁原味,不用任何醬汁,已經食得非常滿意,食完一隻已經半飽,跟着飲用血鰻跟淮山杞子煲的湯,血鰻是第一次食,除了皮和骨外,全身是血,滋補有益,是泉州婦女產後補身的湯水,上桌時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味道鮮美,但想到我需要的是瘦身而非補身,唯有聽從神醫囑咐淺嚐即止。

        另一道湯菜是「紅斑魚湯麵線」,做法是把海紅斑切塊加葱段和薑塊煮湯,跟麵線同食,是廈門和泉州的地道食法,麵線吸取了魚湯的鮮味,軟腍而不糊,味道甜美,食來別有風味,一試鍾情。

        泉州名物蚵仔煎

        「清蒸奄仔蟹」同樣精采,清蒸可食到蟹的原汁原味,每人一隻,用手撕開來食,蟹肉甜滑鮮美,比「河蟹」受歡迎得多!在泉州當然要試試「蚵仔煎」,蚝仔加些紅薯粉、韮菜和蛋同煎,煙韌香口,蚝仔軟滑鮮甜,不愧是當地名物。

        愛飲葡萄酒的話,這裏也有供應,除了國產的「長城」外,也有些我從未見過的法國、澳洲和南非紅白酒,百多二百元一瓶,味道如何則不得而知,皆因在炎炎夏日,還是飲杯冰凍啤酒更為吸引。看到有新鮮的東風螺,忍不住要了數隻,白烚東風螺幾十年前在沙田西林路上賣一元一大碟,蘸海鮮醬來食,回味至今,泉州的東風螺較以前的大隻得多,肉質也較硬,但勝在味道爽甜,能夠重温舊味,已經心滿意足。

        離去時看到酒家門角有些破損,原來是昔日兩岸隔天輪流發炮留下的痕跡,今時今日,兩岸可以自由交往,金門同胞可以來泉州食海鮮,飲碗血鰻湯補補身,血濃於水確有道理!

        葉澍堃

        
在「湖美」酒家。
在「湖美」酒家。
和友人在「湖美」。
和友人在「湖美」。
酒家門外的碧海藍天。
酒家門外的碧海藍天。
有活化石之稱的馬蹄蟹。
有活化石之稱的馬蹄蟹。
午餐幾款海鮮。
午餐幾款海鮮。
豬血湯。
豬血湯。
麵線豬血湯和油條。
麵線豬血湯和油條。
小龍蝦。
小龍蝦。
食麵線的配料。
食麵線的配料。
在「國仔麵線糊」門前。
在「國仔麵線糊」門前。
泉州「清淨寺」。
泉州「清淨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