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升「呢」

2014/08/16 10:49:27 網誌分類: 生活
16 Aug
        昨天講到政府有意讓更多的中小型地產發展商可以投到地皮,例如將地皮分割,或者推出原本比較小型的「插針式」地盤。因此,近期也可以見到愈來愈多的中小型地產發展商成功投到地皮。

        從這些中小型發展商的成長歷程,可以見到香港地產投資市場的變化。例如最近投到馬鞍山恒光街項目的小型發展商宏安集團,老闆鄧清河最初只是一名舖位投資者,愈買愈多,積聚財富,最後更成為發展商。

        香港有許多人有炒樓經驗,但估計當中絕大部份人未會想到如何可以升「呢」(Level,即水平)。像宏安這些由小做大的炒家,或者美其名曰「投資者」,大約都經過同一個歷程。

        炒樓者開始的時候主要炒住宅,因為住宅銀碼細,買賣方便,特別是在1992年之前,住宅可以做九成按揭,只需付出樓價的一成,便可以買樓。如果成交期夠長,在正式成交要去銀行上會前,已經可以轉售,這種買賣方式稱之為「摸貨」,在當時,炒樓真的很容易。

        我在1990年樓市剛剛起飛的時候,我在港島東區用250多萬元買了一個800呎單位。上手業主好明顯是一名炒家,持貨只有半年,買入價200萬,沽出賺50萬。當時一般人都認為樓價仍有上升空間,該名炒家為甚麼還未賺盡,便沽貨呢?我問經紀,經紀取笑我是「傻仔」,話該名炒家可以一開三、二開九,他在那間樓投資了20萬元,沽貨賺了50萬,套現了70萬元,可以再買三個單位。這就是當時炒家炒樓發達的方式。由於住宅可按成數多,商舖按得少,住宅比較容易炒。

        至1992年,住宅價格飆升,政府出招壓抑樓市,要求銀行將住宅按揭成數最多九成降低至七成,炒住宅要付三成按金,與商舖相若,沒有了優勢。那些已經賺了不少的炒家轉去炒銀碼比較大的商舖,或者近期的工廈商廈。不過,炒商舖、工廈商廈又比住宅難度高些,除了金額大得多之餘,還可能要進行加工,去提升物業的質素及水平,行內稱之為「化妝」。例如買入了比較舊的工廈單位,需要做些裝修,妝扮好門面出租或者出售。至於更高技術的化妝技巧,即是將位置比較偏僻的舖位,包裝好租予便利店等大商號之後再出租出售。這是自行增值或者加工的「升呢」炒法。

        再上一層,便成為中小型發展商。當然,正如前文所述,需要政府政策遷就,才能夠成功入場。入得到場,整套玩法都會截然不同。發展商買地起樓的總成本由地皮、建築成本以及財務開支三個部份組成,一般建設公共設施,還可以將面積「發水」大約一成,換句話說,原來的總成本便打了個九折。以後的賣樓所得減去總成本,便是利潤,一般計數有兩三成利潤才去做。

        炒家與發展商的主要分別在於炒家持有一個商舖,樓價升,他才有錢賺,樓價不升就白做。但作為發展商,買入了地皮,即使未來樓價不升不跌,也可以有兩至三成利潤,樓價升了食水更深。固然,發展商的投資要大得多,風險也會比較大,但回報亦更高。

        香港社會在正常的情況下容許炒作,鼓勵投機,搞旺市場。現時樓市有這樣多的限制,有這樣多的稅項,主要是政府要壓住樓價瘋狂上升的不正常情況而已。我們從小炒家變成發展商的故事,可以看見香港社會實際上存在着許多機會,讓人不斷「升呢」,雖然投機被視為財富的掠奪,擴大貧富之間的差距,但這亦是一個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的特色。一些懂得如何變化的市場參與者,的確可以食盡這個制度所能夠提供的機會和好處。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