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心耳

2015/01/16 10:16:28 網誌分類: 經濟
16 Jan
        著名的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在「轉換生成語法」(TrasnformationalGammer)理論中曾說︰「想法、概念及意念(深層結構),並非與生俱來地與任何特定語言相關連,但均可通過種種不同的言語表達方式傳遞。」

        由此可見,聆聽語意比聆聽說話更重要,因為會說話的人未必善於表達;善於表達者又可能會以較婉轉或含蓄的方法敘述,所以單從字面去理解對方含意並不可靠,甚至有機會扭曲了說話者原有的意思,亦容易產生誤會,衝突與矛盾往往從言語誤會產生。

        那麼,如何可以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傾聽者?如何可以做到聽出別人心裏話的效果呢?運用「心耳」吧!亦即是我們的第三隻耳朵!通過內心的實時覆述,來模仿對方的語氣聲調、語速、遣詞用字等,藉此來感受一下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操作方法非常簡單,下次面對面溝通時,於聆聽的同時,嘗試幻想在閱讀對方的說話,就像看書時把文字唸出來一樣,不斷把對方所說的話,在內心實時重新播放一次,把對方要表達的意思好好準確拿捏。持之以恒,你便會發現對別人所表達的可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就像醫生放了聽筒在病人的胸膛一樣,連心語也會聽得一清二楚。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樣溝通太費勁、沒必要,其實我也十分同意除有特定需求或專業人士外,這種聆聽方法所需要花的精力確非一般人願花的,這也正正凸顯溝通這回事為甚麼會這麼複雜和困難了!sam@iipnlp.org

        啟導教練

        劉丹心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