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恒指上望32000 無懼五窮逢低買

2015/04/28 08:41:44 網誌分類: 經濟
28 Apr
        恒指上周五重越28000點關收市,但主要由匯控(005)炒遷冊爆升帶動,大市基本呈好淡爭持格局,悲觀者擔心5月將至,「五窮六絕」魔咒會重臨。不過,基金界普遍認為,港股仍處長期牛市,突破前高位32000點難度不高,最樂觀的更看50000點。港股成交急增,港交所(388)直接受惠,是穩膽之選;同時,國策受惠股,包括金融、醫藥、基建及「互聯網+」概念等,可趁每次顯著調整收集。記者袁國守

        回顧3月中,恒指還不足24000點,1個月後,一度抽升至28089點(上周五),累升逾4000點,升幅達17%。可是,港股升至28000點大關後,牛熊角力較前激烈,市況亦較反覆,如人民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大市初時不領情,中港股市上周一(20日)急挫,恒指一度跌近700點,但到周二(21日)反彈755點,之後牛皮,至周五(24日)才藉匯控彈高向上突破,收報28060,重越28000點關,令市場對後市再次樂觀。

        港股未能進一步上衝,從基本面分析,主要困擾市場的不明朗因素包括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及官方規範兩融業務;外圍方面,市場擔心希臘違約風險升溫,以及美國聯儲局本周三(29日)晚公布議息結果,可能暗示提早加息。

        然而,恒指現水位歷史市盈率不足12倍,預測市盈率約13倍,以往大部分時間則介乎10至15倍,若升至2007年的21倍,恒指突破前高位32000點只是時間問題,加上全球多國持續放水及「滬港通」規模有機會加碼,故後市挑戰40000點並非遙不可及。

        龐寶林睇五萬點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對港股前景更樂觀,認為現處於「國家級」牛市,升幅將高於2007年,目前恒指預測市盈率只約13倍,若升至前高位24倍計算,有望升至50000點!

        不過,本周五將踏入5月,有投資者擔心「五窮六絕」再次應驗,港股短期有機會調整。鄧普頓新興市場團隊高級執行副總裁及基金經理吳惠國雖沒正面回答此問題,但相信中港股市目前不是泡沫,因估值未算太貴,而且中國正推行國企改革,所以對中國中長線前景仍然相當樂觀。

        儘管牛市中會出現調整,但吳惠國認為,現時香港和中國正處於一個長期牛市,惟恒指將升至哪個水平,該行不作預測。他強調,選股會專注於公司估值,當大市處於高水位,可能同時買入及沽售個股;相比A股,H股存在折讓,故H股仍有相當多投資機會。

        沈慶洪:五窮六絕莫過悲

        牛市與否,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坦言無特別去分,重要是順勢,值得留意是成交是否配合,例如上周二港股雖反彈逾700點,但成交縮減至1800億元,是短期隱憂,後市能否進一步攀升,要看有否足夠資金入市。

        至於「五窮六絕」之說,沈慶洪認為不用太擔心,因過往上市公司在3至4月公布業績,5至6月除淨令大市調整,不過現時許多企業會公布季績,加上「滬港通」已開通,相信這說法不再重要。但他指出,大市5月有機會調整,原因是息口問題,雖然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到9月份才加息,但不排除6月議息前,市場再炒息口因素。

        對於當前市場最擔心的一個負面因素——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吳惠國強調這是正常的,原因是之前幾年中國高速增長令國內生產總值基數變得龐大,2010年經濟增長10%,等於經濟增加8440億美元,即使2013年增長減慢至7.7%,經濟規模已增加9860億美元。

        瑞銀列出六大投資主題

        行業方面,吳惠國表示,新興市場包括中港股市,石油及金融企業估值較低,具吸引力,有機會增持。他指出,國際油價雖然短期波動,不過預計未來會回升;金融企業雖面對壞帳問題,但計及估值仍覺得便宜,另看好藥業及零售股。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亞太區宏觀經濟主管高挺指,儘管股市波動加劇,但看好具有強勁基本因素、估值吸引,以及能受惠基金流入香港和受益於政策發展的股份,並提出6個投資主題,包括深度折讓的H股、中小型股、「互聯網+」、具有海外成長潛力的個股、國企改革受惠股及香港本地藍籌股等。

        由於今次是「真直通車」,加上全球印銀紙,龐寶林預期會有更多資金流入港股,每天成交金額可達6000億至1萬億元,故有利港交所。另外,他指出,人行降準,有利銀行做多點生意,而內銀股現時市盈率約7倍,股息率有5厘,穩健投資者不妨逢低買入。

        進取一點的,龐寶林建議吼實金融股例如中資證券股,另可留意醫藥、潔淨能源及「互聯網+」股份,其中生產新能源車的比亞迪(1211)值得看高一線。

        投資策略上,沈振盈建議,如果恒指企穩28000點,成交持續保持在2000億元以上,屆時才追貨;又或調整至27000點樓下先吸納,介乎這兩者之間則不應入市。

        選股方面,他不約而同首選直接受惠成交增加的港交所,並可留意估值較低的三大基建股,包括中鐵(390)、中鐵建(1186)及中交(1800),反觀北車(6199)及南車(1766)估值太貴,市盈率逾30倍,A股更達60至70倍,相信難再有支持,不宜吸納。

        沈慶洪補充,「一帶一路」概念股升了很多,若要再升要有實質項目落實,相比之下「互聯網+」概念股較安全,受經濟影響亦較小,行業龍頭騰訊(700)會是首選,因該公司擁有不同電子平台,可夥拍不同實體行業,理想是股價跌至150元以下吸納,上望170元,不過一旦大市升穿28000點則要追貨。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