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晒界
跨晒界
跨晒界

客觀主義

2015/09/14 08:41:41 網誌分類: 經濟
14 Sep
        小兒盧安迪早前在他的專欄文章,介紹了20世紀美籍俄裔小說家、哲學家AynRand安蘭德和她的Objectivism客觀主義哲學,很有啓發性,我節錄部份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

        「客觀主義認為,現實乃客觀地存在,而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就是用自己的頭腦理解現實,用理智決定行動。因此,思考就是首要的美德,逃避思考就等於逃避生命。人應該有情感,但情感不應是理智的主宰,而應是理智的結果:當你理性地認識到自己靠理智取得成功,你便感到幸福。這種rationalegoism理性利己主義的倫理學,安蘭德大膽稱之為thevirtueofselfishness自私的美德。」

        如果不明白的話,再看這句就明白了:「人的最高道德標準就是生命,最高道德目標就是追求幸福,而自我犧牲就是最邪惡的行為。」

        「安蘭德指出,歷史上的所有暴政,包括中世紀的宗教迫害、蘇聯的共產主義、德國的納粹主義,都不是奉人們認為邪惡的自私之名,而是舉着自我犧牲的集體大旗下滅絕人性的。

        反之,歷史上最自由昌盛的國度,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提倡的不是自我犧牲,而是個人成就。不論是企業家、科學家、藝術家,或是任何一個擁有自尊的人。即使美國的士兵在保家衞國時浴血奮戰,他們也不是在自我犧牲,而是為了活在自由的國家而戰。」這樣一說,就更明白了,自私不是罪過,自我犧牲才是。

        「在1959年的一次訪問中,著名記者Wallace華萊士說,美國在20世紀的最大成就,是建立了一套福利主義的社會制度。但安蘭德反指福利主義正令美國走向災難,她稱之為「所有人奴役所有人」的制度。華萊士大奇:『但這些政策是大家投票選出來的啊!難道你反對民主制度嗎?』安蘭德不慌不忙地答:『我反對的是所有事情都由投票決定。在美國的立國理念中,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只適用於公共事務,不得侵犯個人權利。所以我不認為多數人投票可以投走一個人的生命、財產或自由。我也不認為只要多數人投票支持某件事,那件事就變得正確。』」細心想想,實在很有道理,尤其是最後一句。

        美圖移動總裁

        盧健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