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
李純恩
李純恩

與人方便

2015/10/05 08:41:10 網誌分類: 生活
05 Oct
        前兩天有段新聞充滿黑色幽默,很有趣。

        新聞報道,某屋邨有一輛私家車起火,消防救火時發現該車車身被嚴重刮花,起火原因也可疑,列作縱火案處理。事情發生後,該屋邨的居民認出該車經常在邨內不准停車處胡亂泊,阻人交通,並有人將此車劣行上載facebook,令其「成名」。如今此車被毀,見者都稱快,又fb直擊報道,引來許多幸災樂禍的網友趕來拍照留念。

        縱火是刑事罪行,不值得鼓勵,但從這一件事上,也可以看出法律以外的人情世故,這就是所謂的人心向背。許多事情,在人情世故中都有一條底線和道理,這個道理未必會提高到法律層次,但很實在的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生活中一個人處世的態度好與壞,有沒有公德心,這些都扯不上法律,就如中國一句老話「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說的就是今天所謂的「公德心」,如果反過來,沒有公德,不曉得「與人方便」,萬事只顧自己方便,那人家也就不會與你方便。或許一時之間你肆無忌憚,奈你無何,但到了有一天輪到你不方便了,人家非但不會伸出援手,還特別樂意站在一旁幸災樂禍,看你笑話。這就叫「報應」。

        中國人講「禮讓」,禮讓就是「與人方便」,結果也是「與己方便」。便如著名的「六尺巷」故事:清朝高官張文端家鄉安徽桐城的老宅與鄰居家界線不清,鄰居家起了一道牆越了界,張家人不滿,寄信到北京向張文端告狀,想用權勢壓人,張文端閱信後回了四句話:「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信明白了,便將自家的牆往後縮了三尺。鄰居由此感動,也自動將牆縮回三尺,兩堵牆之間便出現了一條六尺寬的巷子,不但鄰居和睦,也方便其他鄰里行走。這條巷子至今存在,成就了禮讓的佳話,也印證了「與人方便」的重要,「和諧」便是這樣造成的。

        李純恩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