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
李純恩
李純恩

由打風說起

2015/10/06 08:41:08 網誌分類: 生活
06 Oct
        在絲綢之路旅行之時滿目秋色,回到香港竟然還遇到一場颱風。適逢內地國慶黃金周,這天看電視新聞,有來港旅遊的同胞顯得大惑不解,怎麼十月還刮颱風,然後便在風雨中繼續「血拼」了。倒是我家菲傭見多識廣,當我告訴她打風了,她只是笑笑問我,風是從菲律賓來的嗎?颱台在太平洋上集結,往往先光顧菲律賓,再掃蕩台灣,這才掠過香港,至廣東一帶登陸。菲律賓人對此見慣不怪,你在聖誕節告訴她打風,她也微笑待之,不會驚訝。

        每次颱風吹來,在別的地方都弄得很大陣仗,災情嚴重,但香港則影響最輕,即使正面吹襲,多數也是一夜風雨,一掠而過。這裏面自然有香港的運氣,但也實在是地方太小,風來了,一搞便過去了,不用挺多久。大小有比較,前些天去青海湖,一個湖的面積,已有六個半香港那麼大,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真的是生活在一個很小的地方。

        在中文裏,「小地方」這個詞往往形容的是孤陋寡聞的意思,「從小地方來的人」等於說那人沒有見識,與之相對的,是「大城市」。雖然許多「小地方」的面積遠遠大於「大城市」,但這種大與小的形容,真正的含意是「見識」。如果見識不足,那麼你從再大的地域走出來,也還是來自「小地方」。

        香港有趣之處,就是一個地方很小的大城市。跟中國的許多城市面積相比,香港實在很小,人家隨便一個二線三線城市,都有好幾個香港那麼大,但那裏的人到了香港,就成了「小地方來的人」。這是由於見識,由於跟現代世界的溝通。所以,香港地方雖小,卻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可以在世界自由貿易榜上名列前茅,可以當之無愧為國際大都市。這麼說,並不是慫恿香港人自高自大,而實在是因為想讓近來那些個來自小地方的人,在指點香港的時候,先搞清楚地域和見識的區別。

        李純恩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