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Sir食經
葉Sir食經
葉Sir食經

塔林(Tallinn)品嚐 愛沙尼亞美食

2017/02/04 08:41:09 網誌分類: 生活
04 Feb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玩了幾天,跟着驅車前往旅程的下一站愛沙尼亞(Estonia),離開俄國進入愛沙尼亞非常順利,沒有想像中的繁複。跟聖彼得堡接壤的是愛沙尼亞的第三大城市納瓦(Narva),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國中最小的國家,人口只有百多萬,湖泊卻有千多個,納瓦是個小城,人口不足一萬,最出名的景點是納瓦城堡(NarvaCastle),我們匆匆看過後,便跟隨當地導遊到一家三星酒店內的餐廳食午飯。

        可能因為是星期日,餐廳除了我們和一名俄羅斯女侍應外,空無一人,廚師從未露面,據說是俄國人。我們十多人各自點菜,每人獲女侍發給一個號碼牌,她說上菜時會跟號碼派餐,我們入鄉隨俗,把號碼牌小心保存,耐心等候了差不多一個小時,除了冷冷的麵包,從沒見到其他食物的蹤影,女侍焦急地多次進出廚房,但每次都空手而回,俄籍大廚是日可能心情欠佳,無心做菜,亦可能午睡未醒,我們餓得忍無可忍,決定拉隊離場,到附近「麥記」食魚柳包、麥樂雞和薯條,我跟太座合共用了八十港元便食得飽飽,三小時後終於到達目的地塔林(Tallinn)。

        塔林是愛沙尼亞的首都,有歐洲十字路口之稱,是連接西北歐和俄羅斯的交通要塞,雖然多年來受戰爭洗禮,但大部份建築物完好無缺,仍然保留着中世紀色彩。我十多年前第一次來塔林,剛巧碰上當地的第一次騷亂,晚上在酒店食飯,不敢外出,認真掃興。

        今次我們住在舊城區內的「TelegraafHotel」,在酒店內的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餐廳食我們在愛沙尼亞的第一頓晚飯。這是在愛沙尼亞「最佳五十餐廳榜」排名第二的餐廳,曾經獲選為當地最佳美食餐廳,食的是時尚俄羅斯菜,由於我們一行十多人,餐廳一早為我們準備了套餐,不准我們散點,但套餐的菜式選擇甚少,而且有些不合我們口味,經過交涉後,餐廳終於讓我們自己點菜,其實餐牌內的菜式也是寥寥可數,我勉強點了蠔及青口番茄香草湯作頭盤,主菜食的是焗黃麖柳配醃梨、煙燻西芹及紅菜頭醬汁,甜品則點了藍莓朱古力餅。食物質素一般,淺嚐便算,是家名大於實的餐廳,試過一次足夠有餘。

        暖酒窩心一試難忘

        塔林的地標是市政廳廣場(TownHallSquare),保留着中世紀的色彩,是古城區的中心點,是當地人舉辦慶典和歌舞的地方,也是飲茶食餅的好去處。若要俯瞰整個城市,最佳方法是沿着舊城牆走到山上,途中經過的景點有丹麥國王花園(DanishKing'sGarden),和古色古香的東正教堂AlexanderNevskyCathedral,山路上有賣熱咖啡、香料暖酒(MulledWine)和炒杏仁的攤檔,炒杏仁有肉桂、櫻桃和香橙幾款味道,香甜味美,在冬日飲杯香料暖酒,暖胃窩心,一試難忘。

        其他值得一遊的景點有古城外的一塊大草坪,是現時舉行大型音樂會的地方,麥當娜和米高積遜都曾經在這裏舉行演唱會,當年曾經有三十萬人在這塊草坪舉行大合唱,抗議蘇聯的統治。

        小餐館嚐地道美食

        在塔林有很多價廉味美的小餐館,比高檔餐廳抵食得多,我們根據當地旅遊局的推介,在一家叫「VanaemaJuures」的餐廳食了頓午飯,餐廳在舊城區,地方不大,約可坐三十人,食的是大廚根據祖母秘方做的傳統愛沙尼亞菜,樓面由兩位中年女侍一腳踢,效率甚高,是日我們捨紅酒而改飲地道生啤,二十港元一大杯,非常抵飲。

        頭盤我們分享了青菜沙律、醃過的鯡魚、煙燻雜肉芝士盤和烤南瓜等,湯有兩款,分別是青口菜湯和燻肉湯(Smokedmeatsoup),頭盤每款都做得不錯,燻肉湯煙燻香氣迷人,最合我意,青菜沙律清新有益,是女士們的至愛,烤南瓜有種食烘番薯的滋味,人人爭食。

        主菜有燒牛肉、烤三文魚、焗雞胸、焗豬柳配薯仔,酸菜和血腸等,焗豬柳肉味香濃,配冰凍啤酒甚佳。甜品我們點了四款,每款只需二十多港元,最有特色是「Kama」,這是地道經典甜品,酸奶內有黑麥、燕麥、大麥和青豆,麥味甚香,給人健康的感覺,其他甜品有雪糕和朱古力餅配藍莓及士多啤梨。埋單每人二百港元,食得人人心滿意足。

        在塔林的最後一夜,我們想轉轉口味,到一家叫「Chedi」的中餐廳食頓中菜,「Chedi」據說是當地的「最佳中菜館」,晚飯時才知道塔林只有四家中菜館,每一家都名列四甲!餐館地方很大,做的是本地人食的高級中菜,大廚是馬來西亞華人,曾在吉隆坡的「海外天」工作兩年,基本廚藝不錯,女侍應Marni是愛沙尼亞人,一眼關七,非常醒目,我們點了多款點心、酸辣湯、小菜和海鮮來分享,餐前飲的是當地ALeCoq啤酒,每瓶二十港元(街外只賣八港元)。

        「最佳」中菜館試鹿肉酥

        我們試了幾款點心,蝦餃比我的普通話還要普通,試過便算。鹿肉酥是第一次食,酥皮鬆化,鹿肉食來有點似叉燒,可以一試。湯我們點了兩款,魚湯一般,酸辣湯麻辣酸香,是意外驚喜,女士們飲得笑逐顏開。幾款小菜味道普通較為濃郁,應該是為了遷就當地人口味吧!軟殼蟹的炸粉過厚,素雞味道和質感真的有點似雞,值得一讚,蜜糖豆配甘筍、雲耳和馬蹄,清新爽甜,最合我意。燒鴨跟倫敦的差不多,茶燻雞皮脆肉滑,香氣誘人,水準不俗。這裏最正是盛在竹筒內的白飯,熱氣騰騰,在冬日食得人人暖在心頭,埋單七百六十歐羅,每人不用四百港元,絕對是物有所值。

        葉澍堃

        
山上的熱咖啡好飲
山上的熱咖啡好飲
炒杏仁香甜味美
炒杏仁香甜味美
柴可夫斯基的招牌甜品
柴可夫斯基的招牌甜品
焗豬柳配酸菜和血腸
焗豬柳配酸菜和血腸
Vanaemn Juures的甜品
Vanaemn Juures的甜品
燻肉芝士盤
燻肉芝士盤
蠔及青口番茄香草湯
蠔及青口番茄香草湯
菜湯及黑麥包
菜湯及黑麥包
「Chedi」的燒鴨
「Chedi」的燒鴨
酸辣湯
酸辣湯
蜜糖豆炒雲耳馬蹄
蜜糖豆炒雲耳馬蹄
鹿肉酥
鹿肉酥
在塔林來張合照
在塔林來張合照
塔林的市政廳廣場
塔林的市政廳廣場
在山上俯瞰塔林景色
在山上俯瞰塔林景色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