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派四千元一邊罵一邊開心收

2019/01/26 04:12:30 網誌分類: 生活
26 Jan
          政府去年公佈《財政預算案》之後讓步,決定每人派四千元,搞了大半年,終於落實。不過,接受申請過程有點「蝦碌」,例如二百多萬人受惠,初時只印了一百萬份申請表,供不應求;又例如要求地址證明,要付足郵資等等,搞出各種可能會被取消資格的恐慌。政府之後急急補鑊,加印申請表和聲言會寬鬆處理。

          坊間接着出現罵政府和財爺陳茂波無能的聲音,愈罵愈兇,甚至說「唔派好過派」。至此,我覺得已經鬧過了火,有錢派,當然好過沒有得派啦。

          先回補一下大家的記憶,在去年二月《財政預算案》公佈之前,政府內部已爭拗應否派錢。支持派錢的一方,認為政府有巨額財政盈餘,一些「N無」人士,例如家庭主婦和未有工作的年輕人,不會在《預算案》的派糖措施中受惠,直接派錢人人有得收,大家比較開心。反對派錢的人則認為派錢的做法並不理性,因為如果無區別地派四千元,這樣家財億萬的李超人和睡樓梯底的李老伯都可以收四千元,會把資源濫用。政府公務員則從技術上質疑派錢,當年政府即使無區別派六千元,已搞到「滴晒汗」,如果有區別派四千元,那些已從其他派糖措施受惠的市民,要扣除其他受惠金額才可收錢,做法太複雜,弄不好肯定會捱罵。

          最後,支持派錢的財爺在內部被否決了,在《預算案》內沒有提出派錢措施。不過,在《預算案》公佈之後,外界怨聲四起,連原本反對派錢的政黨亦急急轉軚,政府唯有讓步,宣佈派四千元的方案。簡言之,今天的罵聲,早在當日預計之內。

          政府就像一艘鐵達尼號巨輪,要扭軚改變方向,並不容易,要做新事情,相當困難。這艘巨輪基本上只會沿着原定的方向航行,前方出現一座冰山,即使是在一小時前發現,也不一定可以扭軚避過。所以,政府很不喜歡做新的事情,但當事情做得三五七次之後,政府積累了經驗後,就會駕輕就熟,事情會變成流水作業,可以操作得很順暢。例如第一次派錢,會很混亂,但派了兩、三年以後,就會變成熟手技工。

          今早收到大學教授的短訊,說「政府派錢是阿茂整餅。」我則覺得雖然派錢方法有瑕疵,惹來罵聲,但我所接觸的很多受惠市民,覺得有錢收,仍然很高興,特別是年輕人和家庭主婦。當然,大家會彈政府做得不夠好,但不等於不應該做。

          大學教授後來再留言說,當年財爺曾俊華英明神武,人人直接派六千元,不用扣除其他派糖優惠,還說有政府朋友留下八字真言:「一係唔派,派就通派」。

          我覺得批評往往輕鬆,而主事者就十分頭痛。這次財爺派四千元,不是通派,關鍵是一個「錢」字。二○一一年財爺曾俊華初時在預算案建議派六千元,不是直接派給市民,而是注入強積金戶口之內,預計耗資二百四十億元,但被人罵這種派錢方式,市民不能直接受惠,沒有上班的人不能受益。最後曾俊華讓步,向所有年滿十八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六千元,就算移民海外的港人,也照派不誤,耗資擴大到三百六十億元。

          今次財爺陳茂波派四千元,要扣除其他派糖措施,例如扣減了的差餉等等,政府估計會有二百八十萬人受惠,涉資一百一十億元。可以說,財爺這種派錢方式雖然麻煩,但較為理性,如果無區別派發四千元,很多人會重複受惠,得益的人數也會多很多,估計隨時要派發二百四十億元以上,花多超過一倍。

          但講到玩政治,「理性就輸了」,因為很多時候,批評者都是憑感覺,不會深究背後的道理。至於政府來年派不派錢呢?也會遇上同樣的問題,如果講理性,不應派,如果講政治,不派就笨了。若然《預算案》建議不派,最後被人罵又要派,不如一早決定派了。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