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
面對面
面對面

潘德鄰:站起來的喜悅

2020/01/15 04:13:00 網誌分類: 生活
15 Jan
          見潘德鄰Dr. Poon那個下午,這位骨科及康復專科醫生(Specialist in Orthopaedics)剛巡房完畢,過來喝下午茶。Dr. Poon談他的工作、人生取向:他的堅持,為他的信念:擇善而固執之。

          二○○八年五月川震,Dr. Poon趕赴災區,用他的專業知識,幫助傷者。川震後一年,曾與幾位專科醫生談及他們到災區的救援工作,都說人手不足。經過一年支援工作,已感到疲累不已。Dr. Poon卻是「十年如一日」,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起初五年,完成初步工作,但有深度的康復,需要七年、十年跟進。」

          「截肢是第一步,例如左腿沒有了,仍得做修補工作,患者辛苦,我也得小心,把修補做得妥當。」Dr. Poon與不少康服者仍有保持聯絡,他說:「他們信任我,才會讓我跟進那case。對康服者關心,他們是知道的。」Dr. Poon月前與左腿截肢青年謝海峰到民生書院:「謝海峰表演川劇變臉,跳現代舞,同學反應熱烈。」看當日表演照片,謝海峰滿臉笑意,該是對他的演出滿意。他站起來跳舞,喜悅之情,自然流露出來。

          Dr. Poon說起母校民生書院,談到校長當年處事為人,讓他明白「適當時候做適當之事」。「助人為快樂之本」,Dr. Poon切實體會其中真義。

          另一個case,右手截肢婦人邱麗,得靠左手做家務、寫字:「她是靠意志,克服困難。二○一八年邱麗與孩子又到香港,我帶她們去海洋公園、昂坪360,她們開心,我也開心。邱麗還送我四幅她親手做的刺繡。」

          Dr. Poon認為用有限資源換取更多資源,值得的。他資助粵北山區女孩讀書,「知識改變命運」,女孩勤勞好學:「她現在做了藥劑師,令家庭脫貧。我拿出來的時間、金錢,微不足道,卻幫助有需要的人。你問我人生意義,我仍有剩餘價值:做該做的事。不是很好麼。」

          Dr. Poon每天的工作,排得滿滿的:早上巡房,看病人。下午,看病人,做手術。看似全年無休,但他仍能抽出時間來,去做義工,彈他的至愛古琴,研究《戰國策》:「我找到生活的平衡點,活得充實、快樂。」

        後記

          Dr. Poon有一年來到西安藍田,想起唐代詩人所寫的《錦瑟》:「藍田日暖玉生煙」,詩既寫景,亦寫心情。接着的兩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那「情」,不一定是愛情,而是人世間之情:「寫這詩時,李商隱生命快到盡頭,回想短短一生,難免有遺憾,感到迷惘。」Dr. Poon愛彈古琴,要是由他一面彈琴,一面朗誦《錦瑟》,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張灼祥

        
■潘德鄰:骨科及康復專科醫生。p/  
 ■潘德鄰:骨科及康復專科醫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