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投資機遇

2021/08/10 04:14:04 網誌分類: 經濟
10 Aug
          筆者於上期專欄提及,近年環球資本市場愈來愈重視企業在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方面發展及規劃,並積極將ESG表現納入作為投資考慮因素。要完善ESG規劃及披露,對不少企業而言是一項新挑戰,尤其是「S」及「G」方面績效較難有統一準則。然而在環境議題方面,隨著環保及可持續概念日漸受重視,各行業先驅以至各國政府均不斷革新相關指引,透過定立不同的可量化目標,鼓勵企業關注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等,以達至可持續發展,其中「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亦是近期焦點議題之一。

          「碳中和」並非新概念,和「碳達峰」早於1992年的《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已經提出。顧名思義碳中和就是要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減排量達到正負互相抵銷,從而達到相對「零排放」效果;碳達峰則是指排放量達到最高峰然後減少。目前已有過百個國家加盟到2015年簽定的《巴黎氣候協定》,同意在2050年以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要達至碳中和主要方法有二, 一是透過碳補償,例如種植更多樹木來吸收釋放出來的碳;第二則是直接從源頭減少釋放碳,投資於開發100%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潔技術以減少對化石能源依賴,從而提高能源效益。

        內地產業轉型帶來商機

          近年碳中和概念之所以在內地備受注目,主要由於去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提出中國將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並將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宣言一出很多內地企業火速響應,而邁向碳中和的過程將為內地的產業轉型,帶來龐大的投資機會,帶動工業領域節能開發。

          另一方面,碳中和政策亦有利金融業界推動低碳業務。中央政府近年積極擴大綠色金融區域試點,在國策支持下,助力各式綠色信貸、債券及ESG基金等吸納市場資金。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陸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招攬或推薦。

        陸金所香港行政總裁

        蔡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