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谷按揭轉介
星之谷按揭轉介
星之谷按揭轉介

升值靠眼光(九)

2021/11/16 04:13:14 網誌分類: 經濟
16 Nov

          上一篇提及的港深西部鐵路,其實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曾經提及過另一條相近鐵路,當時主線是由香港機場經現時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下白泥然後過海,在深圳灣駁往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中間在下白泥設站接駁另一條往洪水橋支線,當時結論是因未有足夠交通及發展需求而擱置。



          上述方案在《報告書》中演變為從流浮山出發的的港深西部鐵路,另外加一條白泥至尖鼻咀捷運支線。在路線圖上暫時只見到上、下白泥、流浮山及尖鼻咀的車站名稱,在上白泥與流浮山中間還有圖示標示兩個車站的大概位置,合計有6個車站。



          在《報告書》60及63段中分別提及,「流浮山至白泥一帶有潛力供應1.55至1.75萬個住宅單位;流浮山及尖鼻咀可容納6000 至8000個與創新科技應用相關的工作職位,約等於一個數碼港規模。」

          以沙田第一城為例,共有52座約30層高的住宅大廈,合計有10642戶,上述流浮山至白泥一帶的單位數目,即等於1.6個沙田第一城規模。驟眼來看1.6個第一城已是一個頗具規模的社區,但當分散到6個車站後就是另一個境況。就算不計流浮山原有的居民,只把新遷入人口分佈到5個新車站,每個站也只有約2500個單位(約10座第一城)。在香港就算把輕鐵站計算在內,相信除了錦上路及迪士尼站外,從未出現只服務如此少居民的鐵路站。

          前海灣與流浮山的直線距離是12公里,而流浮山與香港散落各處的創科區,即落馬洲河套區、白石角科學園、港島數碼港的直線距離是11.4、23.2及27.6公里。如果與前海新科技開發區實際距離要夠近,因而選擇在流浮山一帶發展,那之前散落各處,甚至同期發展的落馬洲河套區的選址,就讓人摸不着頭腦了。



        星之谷按揭轉介

        子非魚
        
        https://starpnews.com/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