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銓
謝偉銓
謝偉銓

推動市區更新 必須多管齊下

2023/08/14 13:26:24 網誌分類: 生活
14 Aug
        

近月發生了多宗市區舊樓冧石屎意外,再次喚起市民對樓宇老化問題的關注。除了要求當局加強執法和支援舊樓進行維修保養,亦有聲音認為市區重建局應加快舊區重建速度,更徹底地解決香港的舊樓失修問題。在另一邊廂,不少人關注市建局未來可能出現營運赤字及短期資金流問題,或會拖慢整體的收購重建步伐。事實上,部分舊樓業主遲遲不願花錢進行維修,原因之一可能亦是等候、或期望市建局會提出收購建議,久而久之反而加劇了失修問題。

一些舊樓住宅業主希望由市建局收購其物業,主因是該局的「同區7年樓齡」賠償政策,將本身往往已超過四、五十年甚至更為老舊的失修樓宇,換來相當於「半新樓」和一般高於私人發展商收購的樓面呎價,除了更能協助他們改善生活與居住環境,某程度更可說是帶來了更大的收益。

由於過去不少市區舊樓都未有用盡其地塊的核准地積比,在重建後一般可增加一定的樓面面積,而市建局亦毋須為有關額外樓面或改劃向政府補回地價;再加上過去十多年的樓價上升和低息環境,令到市建局在需向住宅業主支付「同區7年樓齡」收購價的政策基礎下,大部分重建項目在推出市場後仍能錄得盈利,足以支持其他出現虧蝕的保育及復修項目和進行更多的收購,並為該局累積了逾200億元的現金儲備和約500億元的淨資產。

「7年樓齡」賠償政策已過時?

然而,隨着樓市回軟,息口上升,以及可望大幅增加樓面面積的項目買少見少,預計未來部分市建局項目盈利將大減,甚或會錄得虧蝕。與此同時,社會期望市建局進行更多包含多組舊樓,多條街道,以及相關的公共空間和社區設施的「小區發展」項目,相關項目動輒需要數以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收購資金,大大增加了該局的長遠財政及短期資金流不足壓力。

為應對上述情況,近日有人提議透過檢討「同區7年樓齡」政策,以減輕市建局進行大型收購重建的資金壓力。有關政策當年曾在立法會引起激烈辯論,有人質疑7年樓齡賠償是過於慷慨及難以持續,認為10年樓齡才合適,但同時也有人要求改為更慷慨的5年、3年,甚至以新樓換舊樓。7年樓齡賠償可說是政治妥協的產物,即使現時香港社會已不再事事政治化和民粹化,要調整有關政策相信仍相當困難。

多項建議有其困難與局限

有人建議進一步增高相關重建地塊以至整個舊區的地積比,來提高市建局及發展商進行收購重建的誘因和財務可行性。但這樣可能有違當局通過市區更新來降低舊區居住密度,將部分人口向外擴散遷移,從而讓市民可以「住大啲、住鬆啲」的政策原意。

另一做法是引入「地積比轉移」概念,容許進行重建時,將該區地塊未用盡地積比的現有樓宇和設施的剩餘可建樓面,轉移到區內其他相關的重建發展項目,並套用「一地多用」模式,重建或加高現時只有單一或較少用途的低矮社區設施,例如球場、泳池、停車場及體育館等,作為住宅或寫字樓等其他用途。筆者並不反對有關做法,但始終並非所有重建項目和地區都適用。

也有人認為,政府應向市建局進一步注資,或提供信貸擔保,讓該局能增加向外借貸及減少利息支出,但問題是政府現時亦面對財赤,未來還有不少大型基建及發展項目或須向市場融資,加上息口在可見將來仍會維持在較高水平,所需的資金非常龐大,故估計當局難以答允。

上述多項建議似乎都有其困難與局限,是否意味市建局的財政問題和香港的舊區重建困局將難以解決呢?筆者認為只要有關當局積極主動,靈活變通,懂得在固有框框外思考,方法總會比困難多。包括將「地積比轉移」由區內擴展至區外、利用中部水域人工島和北部都會區等新發展區的新增土地、引入「先收購、後發展」以外的重建模式、善用市場力量促進私人重建發展等,多管齊下推動香港的市區更新工作。由於篇幅所限,下期再向讀者詳述有關建議。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

2023年8月14日

推動市區更新,必須多管齊下。
 推動市區更新,必須多管齊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