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整合新浪潮

2008/08/31 00:04:57 網誌分類: 政治
31 Aug
中國農業整合新浪潮
| | |
中國由解放初期,土改分田地,到一九五五年組職人民公社,吃大鑊飯,做也三十六,吾做也三十六,人無鬥志,無法調動人的積極性,生產落後,倒退,經濟緌縮,物質緊張,社處於貧窮狀態,經歴二十年的消磨,中國浪費二十年的發展光隂,毛澤東辞世,鄧小平上埸開放改革,取消人民公社,分田到戶,當時收到奇效,刺激人的積極因素,亩產大增一倍,農民額首稱興o國民漸漸富裕起來,農業改革一飛躍。
而這與西方的大農場的效率來比效,相去十萬八千里,分田到戶與人民公社相比無疑優升,但是小農經濟,與大農埸之效率相比,何止十萬八千里,我一直以來,思量用甚麼方法將大陆的小農經濟,合并成大農場,由原來的每戶一至二块田,合并成一望無際的大農場,由無法全面使用機械化,變成可全面自動化,如果下述的方法能成事,中國農業發展將來一個大飛躍,一日千里,前途無量o
中國七億農民中的大多數人一樣﹐朱隨興(音)幾十年來一直耕作著比幾個籃球場大不了多少的一小塊土地。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遍佈全國的農村公社紛紛解散﹐朱隨興所在的公社也不例外。他在政府分給他的兩畝地上種了花生和玉米。

AFP/Newscom
一個中國農民在收土豆。中國農田平均面積為1.6英畝﹔
而美國平均為441英畝。
現在﹐他又加入了另一種不同性質的集體。70歲的朱隨興是中國最大農業公司之一龍大食品集團有限公司(Longda Foodstuff Group Co.)約23,000名員工中的一員。龍大在山東、河南和內蒙古擁有4,000英畝農田﹐每年加工150,000噸食品﹐並有約30家子公司﹐出口菠菜、蘋果和凍肉等多種食品。

在中國這個食品消費大國和出口大國﹐農業巨頭正掀起農業革命的新潮流﹐而龍大正是其中的領軍者。

在某種意義上﹐龍大這類企業是在將中國極其分散的農田重新集中。但它們並不是將農田集合為效率低下的農村公社﹐而是以科技和規模經濟實現農業的現代化。

隨著全球食品生產體系面臨的壓力推高食品價格﹐中國新興的大型食品公司可能會通過自己的規模和效率在減緩食品價格上漲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整合也給食品安全問題帶來了極大好處。去年經歷了幾樁出口食品醜聞後﹐食品安全成了中國的痛處。今年5月﹐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邁克•李維特(Mike Leavitt)表示﹐美國將在國內市場上對那些達不到產品質量標準的中國企業設置禁令。這可能會有利於規模較大的公司﹐因為它們的設備更先進、便於監控質量﹐也更易於管理。

廣告
中國的農業轉型還處於初期階段。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資深分析師安傑伊•克維欽斯基(Andrzej Kwiecnski)說﹐超級農場還只是少數﹐但它們發展很快﹐尤其是在東部省份。他還說﹐這一趨勢受到了市場需求推動﹐具體來說就是食品加工企業和超市需要符合特定質量和安全標準的產品。

過去五十年中﹐中國的農場經歷了巨大變化。1949年共產黨上台後不久﹐毛澤東開始組織全國數億農民建立大規模的集體農場﹐根據中央的指令種植作物。這個體系最終證明是災難性的。農民們種什么、賣什么都要聽從中央政府的指示﹐幾乎沒有積極性去提高產量或效率。農作物產量劇減﹐令數百萬中國人餓死。

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政府開始解散集體農場﹐採用了新的體制﹐允許農民自主決定種植哪類作物﹐除了賣給政府外﹐還可以在自由市場上出售。在新的靈活機制和利潤刺激下﹐農業產量一路飆升。

這樣做的不利之處在於﹐幾億農民現在都耕作著自己的小塊土地﹐令政府很難進行監管。據美國農業部的報告﹐一處中國農田的平均面積為1.6英畝﹔相比之下﹐美國農業部的調查顯示﹐2002年時美國平均每個農場佔地441英畝。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開始大力發展出口導向型企業﹐放鬆了限制農民與公司簽定合同生產食品的規定。美國農業部報告的作者弗雷德•蓋爾(Fred Gale)指出﹐一些人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幫助﹐有的獲得了低息貸款和條件優惠的所有權協議﹐還有人實現了勤勞致富 。

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季焜表示﹐政府一直在鼓勵龍大這類公司的發展﹐以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生產效率和食品安全性。

龍大是政策側重點出現轉變的受惠者之一。據龍大介紹﹐公司創立於1972年﹐最初是萊陽市的一家小磚廠﹐只有120名工人。多年來龍大一直穩步發展﹐1986年公司利用山東省土地豐饒的優勢﹐將重點轉向了水果和蔬菜產品。

龍大的競爭優勢主要在於質量。龍大通過集中生產﹐令公司得以更好地監控農藥的使用﹐從而提高了產品安全性。龍大蔬菜和水產供應部主管、1990年加入公司的戴峰政(音)談到﹐以前﹐龍大從數萬名農民那裡收購原材料﹐但現在我們只有120家供應商. . . .哪種方式更方便呢﹖

戴峰政介紹說﹐公司大多數產品都出口日本﹐青豆、花椰菜和草莓都是那裡最暢銷的。還有一些產品則出口歐美。龍大試圖通過引進條碼系統來緩解日本消費者的擔憂﹐這一系統可以在消費者上網輸入麵條或凍干蔬菜包裝上的條碼﹐得知產品的準確產地和檢測地。

龍大還有一個實驗室﹐對每季的收成隨機抽樣﹐進行數百種污染物的檢測。

戴峰政說﹐這一制度幫助龍大控制了有害農藥的使用。2003年﹐有害農藥曾導致中國出口日本的菠菜暫時遭禁﹐令業務中斷數月之久。現在﹐龍大的總部有一組日語翻譯人員﹐專門接待仍然定期來訪的日方檢查員。戴峰政談到﹐農民以前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農藥。

在龍大位於山東的一個農場內﹐數十位工人在田間除草。60歲出頭的王春梅(音)用一把小鐮刀挖去地裡的雜草﹐這些工人每小時大概能掙40美分。她說﹐這都是綠色食品﹐使用農藥是有害的。

Nicholas Zamiska

相關閱讀
糧食價格飆升加劇全球飢餓狀況 2008-07-10
如何迅速緩解全球糧食危機 2008-05-13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