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數的起源

2010/08/24 00:45:00 網誌分類: 紫微斗數
24 Aug

據說;紫微斗數是宋代陳希夷所發明,今天說說紫微斗數起源及准備刋出陳希夷紫微斗全集,也是學習紫微斗數之瑰寳,長達數萬字,大約有數十篇,不知大家有無心看下去。
紫微斗數的起源一直是一個謎。我研究了紫微斗數的起源很久很久,心中已經有一個結論。以下這一篇文,雖然作者及來源都不詳,但實在寫得非常好,而且和我的結論有共通之處(除了哈雷慧星那一部份)。請細心欣賞。
---------------------------------------------------------------------
    *  紫微斗數總訣:「希夷仰觀天上星,作為斗數推人命」。先不論是誰首創「紫微斗數」這個名詞,但「紫微斗數」的確是近年來滿響亮的流行「術」語,然而為『紫微』這個名詞尋根,就已引起爭議,因為它與天文名稱混淆,而「希夷」兩字呢﹖爭議性不大,因為它是人物名稱,而且是歷史人物,所以使斗數的緣起可追溯至前十二次的「哈雷」( 哈雷慧星平均每隔七十六年降臨地球一次 )時空--九百餘年前的唐代,使斗數相傳為五代末宋朝初的理學家、道家的煉氣士、關伊子的直系弟子--陳博( 字圖南,安徽毫州真源人 )所創始,「麻衣相法」亦託其名傳世,宋太宗賜封其號希夷先生,周世宗也賜封其號為「白雲先生」,自己則自號為扶搖子。

    * 宋元是理學興盛的時代,理學以儒為表,以釋道為裡,南宋又稱道學。周敦頤所作的《太極圖說》則間接得自五代至北宋初年的一位神秘人物,世稱「華山道士」的陳博。《宋史》「隱逸傳」則說及「博好讀易,手不釋卷」。

    * 有人認為斗數非陳希夷所創始,「據考,紫微斗數完整的學術理論,可追其根源者,乃從宋朝理學家朱喜的後裔朱英風師太,一脈單傳,此後一直潛藏佛道之中達百千餘年,成為僧道門中的寵物。」又有人認為;「誤以為『紫微斗數』果真是『陳希夷』道長所述,這完全是錯覺之論。『紫微斗數』大抵是出於『道家』的手筆,而皆托『陳希夷』道長之名。」不過也有人認為是八仙中的呂純陽所創,理由是道教中道藏經有提到紫微斗數的推算方法,而「心」算出它係早期一些較具抽象性的果老星宗所演變。

    * 創始者是誰,一直是爭論的淵藪,但真正作者是誰,卻無關宏旨。倒是托陳希夷道長之名義的斗數有南派色彩之「蛛絲」( 爬滿星曜 ),而以朱英風師太之名義的斗數有北派色彩之「馬跡」( 天馬行空 )。唯有道藏經的紫微斗數露出果老星宗的影子,讓後世人捕風捉影。

    * 不管是陳希夷也好,朱英風也罷,乃至呂洞賓,無不道家仙道班傳奇人物,例如宋史謂陳希夷為「能逆之人意,及預占天機」。然而修道人為何仍不能跳出陰陽之道,而創造了一種通過數十顆星曜以及十二宮位的互動,來達到知進退的占星術呢﹖這其中似乎有很深奧的道理存在,眾所皆知,道家在修行到一定火侯時,往往會顯現六神通的特異功能,例如「大開眼界」的天眼通等,尤其是宿命通,不僅能知人過去,且能預知未來,相對地,也使自己陷於沒有明天的「無望」及眾人聞風求教的「無奈」。

    * 根據某些高僧所述﹕神通並非本身智識所開,乃係神明所感應,若禁不住神通的誘惑而施展捷徑法門,除了好不容易修來之道行被神明瓜分取用外,亦極易蒙閉自己的元神而不自知,要修成十神還虛,反樸歸真將永不可得。是否有鑑於此,故創紫微斗數來取而代之﹖一者用於啟迪自身智識,洞徹世間法,一者解決修道者神通得而復失的心慌意亂,免遭前功盡棄之憾。

    *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巧的是「不依五星要過節,只論年月日時生」的紫微斗數,使用了十九年中有七個「十三」個太陰月的陰曆體系。若從斗數的可考時間起算「哈雷」次數,民國七十五年是第十三次的哈雷慧星,然而在西洋傳說中,勑是撒旦所使用的數字,這個號碼對西洋人而言,是很不吉祥的。有人罵女人叫「十三點」或「三八」,意思是做出有違社會常理的行為。

    * 七十六年一周期的慧星,她來到太陽的身邊,「熱」和「樂」都達到最高「瘋」點,因為周期的高峰點正是三十八年,它也帶著這種「三八」的特質而來,拖著尾巴( 故又稱掃把星 )炒起了『天文觀星』的熱潮,也連帶地炒熱,社會最近幾年來的股市和房地產,這種不正常飆漲效應的「泡沫經濟」,促使大家樂、六合彩和地下投資公司的「金錢遊戲」亦蜂擁而起,以上種種是負效應,不過也有正效應,一連串地政治革新及環保運動。

    * 漢之張良、三國時代的諸葛孔明( 奇門遁甲)、唐之李淳風( 推背圖 )、宋之陳希夷( 紫微斗數 )、元之耶律楚材、明之劉伯溫( 卜筮正宗  ),雖然再度被投機份子捲入了睹博式的「錢坑」裡,但學習手面相、斗數、占星術、氣功、佛學也隨之蔚為風潮,不僅帶動了研究五術、宗教的高潮,同時使紫微斗數龍登為當時(約十年前)最流行的命學寶座,搶盡風頭好幾年。「風騷」的理由很簡單,它與其他命理學相比較,對初習命理確實稱得上易學又易用,能為大多數試探命理的第一類接觸,一點也不意外,有如今日的西洋占星術翻版。

回應 (11)
我要發表
k98
k98 2010/08/28 09:05:24 回覆

rosswai  ;原來如此,知道了,沒問題。

2010/08/28 08:28:33 回覆

石sir:

麻煩石sir了!因太疲倦,二天沒上來。

我要再向家母查詢,當時我在澳門出生。環境亂,為了生計,父親去了港不在媽身邊,沒有出世紙。

謝謝石sir。

k98
k98 2010/08/28 08:27:41 回覆

rosswai  ;你的問題已回答請收看并回復。

k98
k98 2010/08/24 09:30:02 回覆
2008-07-28 21:49:24 来自: 谢旺

寫這一篇【紫微斗數的門派】,一來是給對這方面有興趣研究的人作為參考。更重要的,是希望讓那些想學紫微斗數的人認清自己的方向,避免在幾個互不兼容的學派理論之間徘徊,而浪費了寶貴的光陰。

自「紫微斗數全書」及「紫微斗數全集」公諸於世後,有很多不同的紫微斗數派系相繼出現。到現在可謂是百家爭鳴的地步。一派宗師要開宗立說,所持有的立論一定會與眾不同。這些立論當中很多是源自「全書」和「全集」的,但有一部份卻是很明顯和傳統的理論結構有很大的分別。

會出現這種現象,歸根究底,都是因為紫微斗數的起源實在太撲朔迷離。「全書」和「全集」面世前,紫微斗數已經流傳了太約一千多年了。對於八字之起源於李虛中,集大成於徐子平,這倒是有歷史可考,有根可尋。但提到紫微斗數的創始人,到底是宋朝陳希夷祖師還是唐朝李淳風或袁天罡,至今卻仍未有一個定案。

除了清同治年間出版的「紫微斗數全書」和「紫微斗數全集」之外,紫微斗數的歷史中,除了一些零碎的抄本,幾乎沒有另一份廣為人知的著作在流傳。根據王溢嘉先生在『命運的奧義』一書中臆測,其起源應為二千五百年前迦勒底人發明,輾轉經由希臘和羅馬傳至印度的占星術和紫微斗數作比較,懷疑紫微斗數可能是舶來品,經過二千年的洗禮,其間,滲入了中國術數中的陰陽五行八卦而演繹來的。

無論如何,紫微斗數的源頭非但無從稽考,就連當中的演變過程都難以找到明確的記載。這個歷史的斷層引起術數研究者無窮的幻想:到底除了「全書」和「全集」之外,是否還有更多的不傳之秘?

各學派不論對紫微斗數是否加入五行、八卦、神煞關煞、中限或六壬等論命方式,總括而言,大都離不開運用星情、星性的格局、星系互動和三方四正的傳統理論。只是坊間習慣上把這些以命宮三方為主的論命法的派系統稱為「三合派」。

大約在二十多年前,飛星學說在台灣陸續出土。這個學說,被部份人稱為「四化派」。後來隨著越來越多人以「飛星」之名發表其承傳,大家又改稱之為「飛星派」。「飛星派」據說源遠流長,以道家卦氣論為骨幹、河洛理數為基礎,著重宮位重疊、太極點、體用和四化飛星的軌跡之運用。

以下介紹的學派中,有不少就是聲稱擁有這千年之秘的承傳;有的仍然堅守「全書」和「全集」的精要,只會在配合社會變遷的時候,才做出有限度的修改;但有的是對紫微斗數做根本性的改革,將其他術數的理論和紫微斗數融合,再加上自己經驗的印證,創出新的理論。

以往所有三合派的都統稱為「南派」,運用四化比較多的都統稱為「北派」。以下的例表是以其基本論命結構作分類。

三合派

中州派
起源
起源在洛陽,祖師是白玉蟬和吳景鸞,據說,每代只收一個弟子口述相傳。直到王亭之先生公開所學以後,才命名為中州派。在王亭之先生之前,有陸斌兆先生這一個分支,所以嚴格來說,中州派是否也分為兩派。

雖然王亭之先生發表過的研究和著作都比較多,但卻鮮有聽聞有打著「王亭之中州派」的傳人出來發表和論命。反而陸斌兆先生一脈的傳人比較廣為熟識。但無論如何,學習紫微斗數的人,大多對王亭之先的書不陌生,進而認識中州派的學說。

特色
在香港最為人所熟識的紫微斗數派系有二。陸斌兆先生以所承傳的『世傳欽天監秘笈』見稱,而王亭之先生則以『紫微星訣』享譽盛名。但因未聽聞有其他人能擁有這兩本聲稱是口口相傳的秘芨,外界只能從他們的著作中窺豹一斑。

中州派著重星曜賦性和星情格局、論命要求推理的能力。例如,一系列的星跟另一系列的星碰上,就會產生變化;論命的法則就是從這些變他中推衍出來。

總括來說,中州派的理論是比較接近傳統「全書」和「全集」等古籍的學派。但王亭之先生一派除了對星矅星情有更深入的研究外,對四化的運用也比傳統的用法更多釆多姿。

除了星系互涉之外,庚、戊和壬干的四化星也和傳統的有所不同,而在流年諸星如:流昌曲、紅鸞、羊陀和祿馬等等的運用上,也都是別樹一格的。

紫雲派
起源
紫雲先生先拜何姓老師門下,及後來憑藉著個人的努力,窮三十年的印証和鑽研,自成一派。發表的著作也相當可觀。

特色
紫雲先生自創三代論、太歲入卦論,太歲宮位等理論。其中太歲入卦法的星盤互動是未曾在傳統的紫微斗數出現過,但在傳統飛星派紫微斗數中有流傳。所以紫雲派的理論,有一說是他自創的,也有一說是他借別派的秘傳加以改良的。無論如何,其派系的理論碁石都是建立於傳統「全書」和「全集」上的「三合派」

現代派
起源
現代派的代表人物是了無居士。了無居士本為紫雲門下,但為了堅持自己的理念而自立門戶。一九八五年四月起,夥同許興智先生、慧耕術士、駱托生、郭先生、蔡鈞超、浦江登之、南魚和非雲居士等人,出版了七本的「現代紫微」,從此「現代派」之名不徑而走。

特色
現代派的了無居士反對「紫平合參」,提倡「子平歸子平,斗數歸斗數」。反對引入神煞和關煞等進入斗數,和其師紫雲「集各家之大成」的理念很不同。但就因為他這種堅持,引來很多支持者。跟王亭之一樣,了無居士很熱衷於評註古籍,認為紫微斗數的精要,盡在前人的著作當中。

天機派
起源
「天機上人」黃春霖創建的天機派的絕學,是為密宗秘傳之「斗數喜忌神」和宮氣理論。光是憑名字,可能和流傳千年的「密宗占星法」有關連。如果真的如此,天機上人的承傳可謂朔古至今歷史悠久。

特色
以傳統「三合派」為基礎,類似子平八字的五行生剋取用神為用的論法,就是「斗數喜忌神」的精要所在。除了星氣、宮位天干、地支的五行外,還考慮到天干地支合成的納音五行。這一點,傳統三合派的典籍都有記載,但卻難以理解。不過「天機派」可謂為歷史缺口作了一個詳盡的解釋。

沈氏紫微
起源
沈平山先生跟紫雲一樣,集百家之大成,以一已之力創出其獨特的論命手法。

特色
沈平山先生以飛星、星化、過宮論、變局、三限法等自創的方**紫微,比較新穎。但觀其內容,所謂飛星法類似王亭之的星系互涉;星化法就是以主星四化得出的變化;而大、中、小限法是以「中限」把大限細分,以求準確計算吉凶剋應的組合和時間。可以說是「三合派」中非常特別的派系。

占驗派
起源
據聞,占驗派的代表人物有兩個:一位是號稱陳希夷四十一代唯一的掌門人「鐵板道人」陳岳琦;另一位是被稱為占驗派第五十四代傳人的天乙上人。

特色
占驗派有傳統星情格局的運用、再融合奇門遁甲、加上飛星派的十二宮飛化,內容非常廣範。斷流運方面,除了基本的本命、大限盤和太歲盤外,再加上小限和斗君共有五個盤。

透天派
起源
透派斗數,於日本再回流入台灣。透派相傳至今,據說已歷十三代,當代的掌門人就是曾留學日本的張耀文先生。

特色
「透派」的正式名稱為「明澄派」,除了命身宮的安法與古本不同,命盤也不安宮干之外,內容則與古籍大同小異。

天運合參派
起源
楚皇是「天運派」的創始人。

特色
除了「紫微斗數全書」之外,應是現代融入八字合參思潮的第一人,以宮氣、喜忌神、死劫等論斷。

新詮派
起源
慧心齋主

特色
慧心齋主也是其中一個忠於傳統的派系之一。跟了無居士和王亭之先生一樣,著作無數,貢獻良多。

三合派
起源
創始人是恭鑑老人。

特色
其實是風水的一個門派。事實上中州也有玄空三訣,紫微和風水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雖然其理論中引入不少飛星派的飛化,但基本結構仍離不開星情格局的傳統理論。

(上述統稱「三合派」本來是指某一類型派系的代名詞。但是,恭鑑老人的「三合派」卻是一個特定的紫微斗數學派的名字。可能會引起大家混淆,敬請留意。)

飛星派

河洛派
起源
河洛派是由台灣人曾國雄創立的。

特色
以河洛理數及化忌理論為基礎。著重實盤驗証。是比較務實的飛星一派。

欽天門(華山欽天秘儀)
起源
由廣東梅縣素心老人所創建的,傳至近代蔡明宏先生。

特色
門派的秘芨是「華山欽天四化紫微斗數飛星秘儀」。內容有「飛策」、「飛星」、「飛宮」、「飛運」、「九星布十二宮七星訣」、「四鳳三旗兩儀標」、「先天四化飛星棋譜」和「十干步天訣」等等。此派是非常著重飛星理論的學派,對「飛星紫微斗數」影響深遠。代表人物繼有方外人先生,法堂主人和方無忌等。

仙宗派
起源
創建人台灣正玄山人,法號玄真子,苗栗人,聲稱以「靈修」(神授)習得紫微斗數的閭山仙宗道長。著有「天地人紫微斗數」十三套。

特色
主張星平合參,納音五行。閏月的排法也非常獨特。不過,其基本體系卻是不折不扣的飛星派,但其支系來歷卻是無從稽考(因為是神授的)。


其他

一葉知秋術
起源
這是頗富盛名的紫微大師潘子漁創建的。民國19年出生於福州.早年拜鼓山勇泉寺一塵和尚為師學"一葉知秋術"論命與眾不同。自認其祖師是孫思邈而不宗陳希夷。

特色
一葉知秋術提倡鐵口直斷。他比較重視在各個宮的環境,有點像《佛門一掌經》。

其實,早年潘子漁先生習的是「飛燕瓊林」的技法,也就是「飛星派」中的「飛星轉燕關訣」或「十八飛星易燕瓊林」。

科技派
起源
科技紫微網董事長張盛舒

特色
引入科學進紫微斗數,希望紫微斗數跟西方的十二星座一樣普及化。理想非常崇高,但手法卻不為傳統人仕認同。



想了解更多關於「飛星派」和「三合派」論命方法的比較,可以參閱【飛星漫談 二十九】飛星本義。

k98
k98 2010/08/24 09:24:52 回覆

紫微斗數」名稱之由來與起源

轉引自酷神齋 http://tw.myblog.yahoo.com/lucky-king/article?mid=600&page=1#743

紫微斗數之名首見於明神宗萬曆35年(西元1607年)由第五十代正一天師張國祥輯成的【續道藏】,其中收有紫微斗數三卷,作者佚其名,根據其內容來看這三卷紫微斗數其實是「十八飛星」之術;清初編【四庫全書】於子部術數累收有術數五十種,不論是「十八飛星」或「紫微斗數」均為在內。[1]
與子平八字、風水不同,斗數所擁有的的資料非常少,在清代以前,只有全書、全集[2]、續道藏[3]提及,而續道藏與全書和全集的內容差異性大,無論安星訣、星曜名稱等皆不同,但卻共用一個名稱-紫微斗數。
 
從一些蛛絲馬跡可以觀察出,能編入續道藏便可能是當時代的主流,那以十八飛星為斗數正宗,但從全書、全集著者以及序文中又表示比續道藏更早,至於續道藏本身較具可信度,因此以此年份為紫微斗數之名最早之官方記載。
 
在內容的部分,續道藏紫微斗數是比全書和全集所提之紫微斗數要粗糙,就以安星法來看,就有明顯差異,續道藏紫微斗數(十八飛星)所用的安星訣是單一系統的,以紫微星起法為例,用出生年之地支排定,而另一紫微斗數則須以生月與生時推出命宮,再以生年干五虎遁月推命宮干,再以命宮干支推五行納音,以納音除生日數等求得紫微星落宮,出生之年、月、日、時皆派上用場,其細密度令人難以想像當時如何被創立,這也成為後來紫微斗數大行其道後,諸多人研究探討的主題,用現在的數理、天文觀點來分析紫微斗數的起例。
十八飛星紫微斗數之質若真如此粗糙,為何在續道藏之中要記下這一筆,關於續道藏紫微斗數,仿間研究術數者也斥之以鼻,但梁湘潤[4]則認為;紫微斗數之興起時代,大約是在明代初葉。以果老星宗自元代耶律楚材以後,就日漸式微。初期之紫微斗數是深受子平法之影響,對果老星宗是帶些鄙視性的。譬如:今日尚可以在紫微斗數總訣之中看得到的何用琴堂講五星。琴堂五星是一部果老星宗的經典,原文刊於古今圖書集成之中。[5]
 
梁湘潤對於紫微斗數之源流認為是由果老星宗演變而來繼而風行,並說明續道藏紫微斗數分為兩大範圍,一是術天機、一是太乙金井,更認為十八飛星出自於照膽經。
 
        至於全書全集與續道藏之關聯,有認為全書與全集中之紫微斗數為自道藏裡收錄的「十八飛星」所改良,此見解以香港著名斗數名家王亭之為首,認為十八飛星脫胎於琴堂五星,再發展成後來的紫微斗數[6]
 
從字面觀察不難發現,十八飛星所用之星曜皆以天開頭,是為道家語法星名,而後來至現今之紫微斗數所用之星曜名稱,卻是佛、道參雜,後列佛、道對北斗七星之命名,是為明顯差異。
 
 道教 天樞 天璇 天璣 天權 天衡 開陽 遙光
  佛教  貪狼  巨門   祿存  文曲  廉貞  武曲  破軍
 
在漢唐之間的道經「北斗經」「南斗經」,與大藏經中漢唐時期傳來的「佛說北斗七星延命經」,有詳盡記載紫微斗數命主星與身主星的排列方法,且紫微斗數中大膽採用北斗七星與南斗六星之星名,與前十八飛星不同,至於十八飛星之星名則與北斗七星毫無關聯,但對於星曜之解讀卻雷同相似,在看紫微斗數中星曜排列方法,分及兩大星系,而北斗七星被分裂開來,貪狼、巨門為天府星系,廉貞、武曲、破軍為紫微星系,文曲與祿存則又不同。
 
這個現象,令後來試圖解讀紫微中星曜之來由的數術家,開始朝河圖、洛書、易理的面向找關聯性,便令紫微斗數脫離為星相之範疇,也顯現與果老星宗差異之處,這樣的解釋方式最先以破空所著紫微斗數之易理根源(1986),以星卦來做為虛星論之明證,後來謝繁治所著周易與紫微斗數(1995)更以天體概念將星卦理論發揮到極致。
 
又有認為紫微斗數在流傳過程中被分為南北兩派。自陳摶之後數百年間,一直以孤本在其弟子和後代中秘傳。北派三卷本《紫微斗數》後被道教典籍《續道藏》所收錄。南派四卷本《紫微斗數》,直到明朝嘉靖年間才由江西吉水地理學家羅洪先刊刻流傳,即後來的《紫微斗數全集》和《紫微斗數全書》,此一為在八零年代時最先說法。
 
羅洪先為全書與全集所做之序,彭慕白以此為時代背景,考證全書與全集比續道藏為早[7],但是羅洪先之序[8]是否為真,且全書與全集版本之差異與源流則再須考證。
 
        紫微斗數經過白玉蟾、陳道、潘希尹、楊一宇等人[9]的增減,內容多番修編,現今紫微斗數之用法則更與全書、全集不同,以四化為例,全書與全集中對於斗數四化之著墨不多,而現今紫微斗數研究者則在斗數四化方面研究出新的技法,明顯讓紫微斗數更具徵驗性,也讓紫微斗數在台灣以此風行,在香港以王亭之為代表的斗數家,則較偏星曜解釋,不脫全書與全集所擁有的基本架構,但對解釋的現代化有很大的貢獻。
 
在清代尚有紫微斗數相關著作,如俞樾(1821年 - 1907年)春在堂隨筆中的游藝錄,深谷道人的星訣,其中游藝錄的斗數四化版本於先前有差異,剖具爭議,而星訣則也掀起一番論戰。

 
[1]彭慕白-紫微斗數探源
[2]斗數古籍流傳於世的甚少,主要的有清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羊城青雲樓梓行」依明木刻板新刻的【新刊合併十八飛星紫微斗數全集】(以下簡稱全集),此書由台北集文書局於1982年3月影印出版以及台灣竹林書局刊行的【紫微斗數全書】(以下簡稱全書)。
[3]道藏是一部彙集收藏所有道教經典及相關書籍的大叢書。有某些學者認為它是模仿的佛教的大藏經而創製的。事實上,南北朝時陸修靜公元471年編的道教《三洞經書目錄》大大早於最早的佛教《大藏經》的編輯。在當代,習慣上,《道藏》是明朝明英宗正統十年出版的《正統道藏》和明神宗萬曆十五年出版的《萬曆續道藏》合印的簡稱。
 
[4] 梁湘潤
[5] 術天機太乙金井紫微斗數
[6] 王亭之斗數零談(1995)中認為:
        天印發展成天相,天壽發展成天梁,天庫發展成天府,天貫發展成武曲,天祿發展成祿存,天異發展成火星、鈴星,天刃發展成七殺,旄頭發展成破軍,天杖發展成廉貞。從十八飛星發展到紫微斗數的過程中,斗數其實還受了叢辰家以及堪輿風水九星等其他術數的影響。
[7] 【全集】與【全書】均有一篇明朝進士羅洪先寫的序,落款的時間為嘉靖庚戌春三月。嘉靖庚戌為明世宗嘉靖29年(1550年),而【續道藏】於明神宗萬曆35年(1607年),由第五十代正一天師張國祥輯成。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授翰林修撰。)為一代大儒,若【全集】、【全書】於嘉靖29年(1550年)就已刊行,沒理由五十七年後,【續道藏】輯錄的【紫微斗數】是作者佚名的「十八飛星」,而非【全集】或【全書】。
 
[8] 羅序,為南北山人古版復修加註標點符號版本。
嘗聞命之理微,鮮有知之真而順受之者。余謂功名富貴有命存焉,遂捐厥職,訪道學者,以為之宗。行抵華山下,詢知 希夷公曾得道於茲矣!因陟其巔,謁其祠。將返見一道者,年須弱冠,態度老誠,遂進禮,承出書示予。予問之,曰:希夷公紫微斗數集也。始觀排列星辰,猶不省其奧窔,既讀其論,論則有道理;玩其斷,斷則有神驗。即以賤降試之,果毫髮不爽。於是喟然嘆曰:造化至玄,而闡明之,若對鑑焉,非心涵造化能之乎?星辰至遠,而指視之若運掌,然非胸藏星斗者能之乎?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而人則藐然於中者。先生則以天合之人,人合之天,即星辰之變化,而知人命之休咎。是非學貫天人而一之者,又孰能之乎?猗歟休哉!先生真高人也,神人也。不然胡為乎?而有是高志;又胡為乎?而有是神數也。予乃捧持之,遍示天下,俾世之人,知有命而順受之可也。胡乃祖作之,而子秘之,則繼述之道安在哉!請志予言,以弁是書之首,時陳子去希夷公一十八代,諱道號了然,年方二十有六  時
嘉靖庚戌春三月既望之吉賜進士及第
吉水
羅  洪  先
[9]全集有關於著者和刊行的背景資料有如此的說明:
大宋華山 希夷 陳圖南 著
隱逸 玉蟾 白先生 增
十八代孫 了然 陳 道 校
金陵 益軒 唐 謙 梓
全書的背景資料則為:
新鑴希夷陳先生紫微斗數全書
江西 負子子 潘希尹 補輯
閩 關西後裔 楊一宇 忝閱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ucky-king/article?mid=600&page=1#743

k98
k98 2010/08/24 08:49:53 回覆

火的意志;你是最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并對知識的遵重和追求,你將來必有成就。

k98
k98 2010/08/24 08:46:09 回覆

rosswai ;沒問題,但你所提供的出生日期不知是新歷或舊歴.是那年出生;是男是女,時晨要注明幾時幾分,是夜晚上十一時後還是十二時後,請說清楚.

k98
k98 2010/08/24 08:40:23 回覆

rosswai ;我在八月初天運預測經濟;中已講到領袖.總統.名人將傳出醜聞或有打擊性災難,其中台灣,菲律賓最為顯著。早知如此,不去菲律賓旅遊就冇事,菲律賓是旅遊黑點,隨時突發綁標刼持人質.恐怖襲擊發生.同時菲律賓人仇華嚴重,故此地不去妙。

 
2010/08/24 05:06:56 回覆

石sir:早安!

菲律賓事件使我心傷,也有感觸。願各人釋懷!近日逛夜街,多次見人因事爭論不己,報警解決。辛苦了警察先生,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要多一點關顧。

2010/08/24 02:42:28 回覆

* 根據某些高僧所述﹕神通並非本身智識所開,乃係神明所感應,若禁不住神通的誘惑而施展捷徑法門,除了好不容易修來之道行被神明瓜分取用外,亦極易蒙閉自己的元神而不自知,要修成十神還虛,反樸歸真將永不可得。是否有鑑於此,故創紫微斗數來取而代之﹖一者用於啟迪自身智識,洞徹世間法,一者解決修道者神通得而復失的心慌意亂,免遭前功盡棄之憾。

老師,看到這段,我覺得修道之人一日未成仙成佛,也少不了凡人的根性呢!

2010/08/24 02:32:12 回覆

老師出的文,我會細心看的,如果字數多,慢慢看就好了,有煩老師了!!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