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佛的人,如何對待家庭問題?

2013/03/05 01:06:25 網誌分類: 文化
05 Mar

在家學佛的人,如何對待家庭問題?

 

佛教處世為人的原則有兩條,一是善,一是智慧。善德的核心是利他心,即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自己的幸福快樂讓別人分享,幫助別人解除痛苦,視別人的樂為自己的樂,視別人的苦為自己的苦,發菩薩心,為別人創造快樂,以慈悲心對待別人,以平等心尊重別人,以忍心忍讓別人,寬容別人等等。佛門智慧的核心就是制服自己以自私為根源的愛恨、喜怒、自私心、虛榮心等感情,發揮理智的作用。在家庭和人際關係上若出現矛盾,學佛的人首先應該從自身找根源。在護法大師的《劍輪修心法》中有這樣一頌,應常記心中:「放下追求一己之樂的衝動,給予他人更多的歡樂,即使眾叛親離,也要責備自私,承擔責任。」

 

附:在家居士應負起家庭的責任嗎?

 

在家居士應該先負起家庭的責任,在家庭安定和樂的同時,再來護持佛教道場。如果家庭都顧不好,雖然可以很積極地護持道場,畢竟不是一個圓滿的榜樣。有的人可以把佛教活動搞得有聲有色,但在家裏的投入和管理的確是一團糟,判若兩人。當然,我們不是聖賢,誰能無過,但我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所以想和大家分享這段故事,希望大家不要重犯。

 

認識一位元假期打工的女性朋友。她來自一個佛化家庭,但不幸得很,她很排斥佛教。原來問題就出現在她的媽媽,她媽媽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時常到寺院幫忙。可能是很忙或很投入於寺院的工作,所以很少在家把家務打理好,時常把大部分家務都丟給女兒做,所以她覺得佛教好像把她媽媽給搶走了。她除了要應付繁重的學業之外,還要扛起媽媽的工作和責任,所以她才會怨恨。這也可能是她們母女之間的溝通有問題,才會把事情搞成這樣,多麼心疼啊!佛法是沒問題的,問題在於如何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上。她媽媽忽略了自己的責任,使女兒對佛教反感,結果竟然把自己的女兒推出佛門以外,破壞了女兒學佛的慧命。當然,子女也應該負起一些責任,他(她)應該體諒並讚歎母親在佛教裏的積極和奉獻,寬恕媽媽的不是。如果子女對佛法有所體會的話,他(她)應該隨喜媽媽的熱心。所以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

 

由衷希望大家以這真實故事為鑒,不要破壞大家對佛教的印象好嗎?

附:有一種人對別人很好,卻不能善待家人。對嗎?

 

對別人能發揮那份愛心,對家庭自然更少不了愛。但是有些人會愛別人,卻不愛自己的家人。常常有人問:「為什麼我的子女對別人都很好,但對我們講話時,態度卻很不好?在外面,人人都說他好,很讚賞他,可是一回到家中,卻令我們很頭痛。」這種問題目前社會上很多。

 

 

其實這種人就像被折斷的樹枝。我們看一棵松樹,不管在冰天雪地或是烈日驕陽下,它都很青翠。為什麼?因為它有根啊!如果把這棵松樹的樹枝鋸下來,放在水中,雖然它還保持青翠,幾天後水分消失,它也就枯黃了。

 

一個人對自己的家人沒有愛心,不聽父母的教誨,不敬不孝,就已失去了那份敬愛的良知,這就像被砍下來的樹枝,是沒有根本的。人如果能先圓滿家庭,對父母盡孝,夫妻之間保有忠誠,把子女教育好,時時鼓勵家人去關心社會人群,這就是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使自己的家庭穩固和睦,然後去影響別人,這才是鞏固根本。

 

如果一個人只對外人好,卻對自己的家人都不好,那是很有問題的。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在外接觸的時間畢竟是短暫的,彼此客氣,只是應付應付而已;而與家人是長年累月的相處,所表現的面目才是真的,對自己的家人好才是真好,對父母真正地孝與敬,才能對別人真正地敬與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