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期差」現象

2013/03/08 10:51:12 網誌分類: 經濟
08 Mar
        某位事業成功朋友,擁千呎豪宅,卻因投資失利而鬱鬱不歡。其實追名逐利絕無不妥,但何故對得失變化那麼敏感呢?某位母親對照顧兒女無微不至,給予一切最好資源,卻因子女未能考進心儀學校,情緒變得極度低落。不禁讓人想起其實刻盡己力,為的是要問心無愧,還是希望心想事成呢?

        無論追求財富以享受優質生活,或對自己、他人有所期望,心理本質只是對實踐目標有所渴求,是人生其中一種享受,但目標未達便否定和推翻自己,繼而被負面情緒吞噬便太可惜了!

        人之所以未能承受由「期差」(結果與期望不符)所帶來的衝擊,理由有三:(一)貪:對自身能力不理解或錯誤判斷,導致對目標存幻想性期望;(二)缺乏彈性:未能以靈活原則,應對期差現象,感到茫然絕望;(三)選擇性專注:短視地執着刻下得失,竭力地歸罪於自己或他人身上,以至無法從痛苦狀態中抽離。以上其中之一已夠可怕,若加上最致命的第四點——缺乏自信,便會使人萬劫不復、情緒徹底崩潰。

        朋友們如何演繹挫敗,確是個人自由,但若希望重新再來,不妨細味以下箴言以抵「期差」—沒有挫敗,只有反饋訊息!能以此積極心態,面對「期差」,就是永遠的冠軍!

        電郵:sam@iipnlp.org

        啟導教練

        劉丹心

        
■人們追名逐利絕無不妥,但毋須對得失變化過份敏感。資料圖片
■人們追名逐利絕無不妥,但毋須對得失變化過份敏感。資料圖片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