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教練心經

沒了「我們」的監禁事件

2014/05/23 08:46:46 網誌分類: 經濟
23 May
        若非個別議員執意,市民必難理解民主的「代價」,以及當議員是何等的「尊貴」。眼見立法會議事廳就像個大監獄,議員們為保人數足夠,不停地被呼召「入倉」,聆聽比家長式訓話更沉悶的「無厘頭」修訂議案,重複又重複,度日如年,猶如被監禁一樣,真是替他們難過。另一邊廂,議員高舉造福社會人民旗號,以一系列荒唐的修訂案為原材料,焚燒着議員、官員、政府、市民和香港的生命。

        議員從監察的角色,演變成監禁的角色,理由是財爺未肯唯命是從「派糖」,所以便肆意地行使權力,讓一些朋友開始懷疑,議員的權力是否過大。然而,我卻認為該感謝議員們給我們上的這一課。

        非想論政,只想從啓導角度分析一下這件事,它帶出只有「自我」沒有「我們」之禍害。只有「自我」沒有「我們」的人,可以是拉布以至其他議員、財爺、政府甚至任何人。只要合乎偏執於個體利益,未有對整體利益作出考量的,誰都是只有「自我」沒有「我們」的人辦。「監禁」香港這個行為顯然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從另一角度,只有「自我價值」不足的人,才會做出證明自己存在的行為。所謂自我價值不足,是從自卑感所引發的一種心態,座右銘是:「咪當我冇到!」。具備這種心態者,往往不由自主地作出許多吸引注意的舉措,不論打扮、行為都易受爭議。

        sam@iipnlp.org

        啟導教練

        劉丹心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