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召集人曽承諾,若占中出現失控就會解散占中,叫市民離場,你信嗎?如果信,那未免太天真了。

2014/09/29 11:02:42 網誌分類: 政治
29 Sep

占中召集人曽承諾,若占中出現失控就會解散占中,叫市民離場,你信嗎?如果信,那未免太天真了。
毛澤東搞革命時曾説:「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
當然占中不是革命,只是市民對政府的政改訴求,
然而,又要占中,又要秩序不亂,那只是幻想,
占中的目的是要改變政府的政改框架,如果不痛不癢,是不能觸動政府的痛處去改變,
占中真正的目的就是争取民意,將交通癱瘓,包圍政府總部,將政府癱瘓,迫使政府就范。
然而政府處理這次示威事件非常失策,
對和平示威群衆施放推涙彈,
用長槍指住養活他們的納税人,尚示起警告牌准備開槍,激起民憤,
使更多人上街,令政府民心盡失,令占中者民心支持大増,
鎮壓是不能改變民心,只會越壓越反,再開槍,可能激起三百萬人上街,
香港只有三萬警察,看他們如何對付?
那可以請香港解放軍進場軍管霄禁,
如果行到這ー歩,這是會令到全香港人全面同中央決裂,這是悲劇,
本來政府應象台灣政府的方法,任由示威示洩憤,然後清場才能得民心。然而,今天的處理方法極爲低劣。

管治香港只能以徳服人,正如三國漢屬承相孔明治少數民族的方法,孟獲部落不服國家統治,屢屢作反,諸葛亮南征時,問計於馬謖,馬謖針對南中險遠,蠻夷反復的特點,提出“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的戰略,進攻心之論,終服孟獲,可證馬謖確謀略不凡。

服人心:孔明七縱孟獲
成都武侯祠,有清人趙藩寫的一副對聯: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 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 後來治蜀要深思。

這一對聯很能說明孔明治國治軍的特點。「攻心」,用今天的話來說,是做思想工作,「反側」是反面、消極面、對立面,做好了思想工作,就能消除反面、消極面、對立面的東西,使其為我所用。審勢,是說對客觀存在的錯綜複雜的總的態勢要有正確的瞭解,才能決定治國的寬嚴,不然寬嚴皆誤。諸葛亮處理任何軍國大事,都能從客觀實際形勢出發,決定其策略。譬如治蜀,他不同意法正所謂蜀漢政權「初有其國」要「緩刑馳禁」以慰民望,而認為劉璋暗弱,「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致「蜀土人士,專權自恣」,故「威之以法」,是「為治之要」,主張用法要嚴。但對於少數民族則主張要寬嚴結合,而旨在服其心,故他南征時採取「攻心」戰略,七擒七縱孟獲,是為了消「反側」。上面對聯的上聯即指這事。

深謀遠慮,一勞永逸

在曹魏策動下,孟獲起兵犯境侵掠。為安定後方,孔明統兵南征。軍行之次,馬謖奉令來犒軍。孔明留馬謖在帳敘話,問道:「吾奉天子詔,削平蠻方;久聞幼常高見,望乞賜教。」謖說:「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成為上,兵戰為下。’願丞相但服其心足矣。」孔明歎說:「幼常足知吾肺腑也!」本來南征派一大將便可平之,而孔明卻「五月渡滬,深入不毛」。正是「攻心」,以服其心,使一勞永逸。要達到這個戰略目的,則非一般人可勝任,正如他所說:「可剛可柔,別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

足見孔明用心良苦和深謀遠慮。

戰術是服從于戰略的,孔明南征的一切戰術措施,都圍繞著其「攻心」

戰略目的進行。孟獲雖是個頗曉兵法的「蠻王」,但遠非足智多謀的孔明的對手,孔明要平之並非難事,如第一次交鋒,孔明以正兵陽退,陰佈置兩支奇兵前後夾攻,便輕易地把孟獲擒了。單純採取鎮壓政策,不久即可平服。

但過去平「蠻」歷史說明:如大軍離去,則鞭長莫及,其自恃地遠山險,又複叛亂,再來鎮壓,又勞師遠征,不勝其煩,且其被曹魏所利用,如孔明北伐,其知內虛,反則更速。因此,孔明這次南征旨在服其心,一勞永逸,後方穩,才可北圖。所以說,「平蠻」是孔明北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是孔明七擒七縱之的原因。但一擒之易。七縱之則難,在這擒縱的過程中,孔明確是絞盡了腦汁,使盡了計謀,或利用其內訌,使其宗党捉來,或誘其劫寨,圍而擒之;或識其詐降,就席拿住,或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才便孟獲誠意投降。不僅使盡計謀,還要歷盡艱險:滬水之毒,啞泉、柔泉、黑泉、滅泉以及桃花溪之惡,幾使孔明寸步難移;不僅用柔,還要不得已而用剛—

—火燒藤甲軍三萬,對此,孔明承認其罪說:「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者,是吾之大罪也。」在歷史上,孔明對待少數民族雖重在攻心,採取較開明的政策,但也跟其他封建統治者一樣,有時也採取殘酷的鎮壓政策《三國演義》虛構火燒藤甲軍的情節,從本質上說,也是符合歷史的真實的。

剛柔並濟,「蠻人治蠻」

正因孔明對孟獲有柔有剛,七擒七縱,使其計窮力竭,既畏孔明,又敬之如神明,故孔明七擒孟獲時,派人謂之將再縱之回,可招人馬來決勝負,孟獲垂淚說:「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到孔明帳下,肉袒謝罪說:「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矣!」孔明問:「公今服乎?」獲泣謝說:「某子 子孫孫皆感覆載生成之恩,安得不服!」孔明乃請孟獲上帳,設宴慶賀,並令其永為洞主。所奪之物,盡皆退還。孟獲和其宗党及族兵,無不感戴,皆欣然跳躍而去。

孔明服其心後,採取「蠻人治蠻」之策,是很高明的。正如毛宗崗指出:

「武侯之欲撫南蠻,而即甩孟獲者,真深得安蠻之道哉!得其土而欲守之, 不能不分兵,分兵則不能不轉餉,轉餉而輸挽徒勞,不若自守之,而庇蔭之下,皆吾士也。得其人而欲治之,不能不設官,設官則不能不用法,用法而刑獄滋擾,不若使自治之,而涵蓋之下,皆吾人也。不但此也。殺其身,不能變其心,殺之不足以成武;而生其身,又複奪其地,則生之亦不足以為恩。不殺其人而南人不反;不奪其地,而南人乃愈不反耳。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