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稠 (嶺東第一禪)

2015/03/09 10:19:05 網誌分類: 高曾大德的故事
09 Mar

僧稠

(嶺東第一禪)

 

    僧稠從幼年時就勤學苦讀,到青年時已精通經史子集。被聘為太學博士。僧稠雖名振朝庭,但對俗事無比厭煩,常嘆息不止。偶然間,僧稠看一本佛經,他突然醒悟,於是投身佛門。這年僧稠二十八歲。

    僧稠剛一剃髮,就找佛經來讀,讀過之後,悲喜交加,心領神會,更加堅定了立身於佛門的志向。僧稠入佛門後,立下五個誓願:一、以佛法為財富;二、獲得廣大神通;三、弘揚佛法;四、獻身於三寶;五、報答父母恩、師長恩、 國君恩、施主恩。

    僧稠最初向道房禪師學行止觀,然後到定州的嘉魚山去修煉。練過一段時間後,僧稠就消除了凡人的慾念。

    一天,僧稠遇到一個從泰山來的僧人,僧稠把自己修煉的情況告訴了他。這個僧人苦勸僧稠修習禪定,不要有別的想法。他對僧稠說:

    “一切有靈魂的東西,都有成為菩薩的最初基礎,你一定要緊守此緣分,不要追求世俗的東西。這樣,你肯定能成大道。”

    僧稠聽從了僧人的話,開始潛心修持禪定。過了十天,僧稠覺得自己散亂的心收歸為一,進入了禪定。接著,他又依照涅槃聖行和四念處之法來修煉。過了幾天,僧稠發現無論是睡夢中還是清醒時,無論是感覺到的還是沒有感覺到的,都不會使他產生絲毫的慾念。

    五年後,僧稠又到趙州漳洪山嚮道朋禪師學習十六特勝法。此時,僧稠修煉更加刻苦。他為了節省時間,三個月只吃一頓飯,經常修煉得不知晨夕。衣服破了,露出肉來,僧稠只是把它挽一挽,無暇換新的。有時正在煮飯,飯還未煮熟,他卻入了定。過了很長時間,他前面擺著的食物都讓野獸給吃了。

    僧稠在修煉滅絕一切雜念之法時,遭到賊人的恐嚇。但僧稠面無懼色,對他們講解佛理,並把他們射來的箭一一毀掉。賊人大為震驚,聽從了僧稠的勸告而受戒。

    又有一次,僧稠正在鵲山靜坐修煉。過了一會兒,聽見有陣陣樂聲從空中傳來,又有一股股醉人的香氣直鑽他的鼻孔。接著就看到有幾個身穿彩綢、姿態嬌美的仙女飄然而下。幾個仙女一起上前,抱住僧稠的肩,柔嫩的肌膚在他的身上蹭來蹭去,喘息之氣吹到了他的脖子上,僧稠坐在那裡,昂然不動,他在內心以死來約束自己的慾念。不久,仙女消失,僧稠證得深定,入定達九天之久。到此時,情感雜念完全消除,對世事不再有絲毫興趣。

    僧稠來到少林寺,向諸位大德們講了自修禪定的經過。眾高僧一齊稱讚僧稠。跋陀(天竺僧人)對僧稠說:

    “蔥嶺以東,你是禪學學得最好的人。”

    僧稠於是住在少林寺,向跋陀學習更深的修持之法。

    少林寺中有一百多個僧人,寺裡有一眼泉,冒出的水深可沒足。有一天,一個衣著破爛的婦人夾著掃帚坐在台階上,聽僧人們念經。眾人不知她是誰,便喝斥她,趕她走。婦人面露怒色,用腳踩了一下泉水,泉水立刻枯竭,婦人也不見了。眾人把此事告訴僧稠,僧稠連叫三聲“優婆夷”,佛家稱女居士為“優婆夷”。那婦人就出現了。僧稠對她說:“眾僧正在行佛道,你應該保護他們。”婦人用腳撥了撥泉水所出的地方,水即刻就湧了出來。眾僧都驚奇女居士的法力,更感到了僧稠的威力。

    僧稠在少林寺修煉時,曾發現有兩卷長生之術的仙經放在他的床上,僧樹對仙經說:

    “ 我修得是佛道,不想在世上長生不老。”

    說完這話,僧稠就失去了對事物的各種感覺,無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進而證得了更深的禪定。

    此後,僧稠到青羅山修煉。練了幾天后,他的身上長起了惡瘡。惡瘡膿水不斷,臭氣難聞。可僧稠對此並不在意,依然修煉如故。打坐得時間長了,僧稠感到疲憊不堪,想站起來伸伸腿。這時,有神人從天而降,上前扶住僧稠,讓他再次打坐。因此,僧稠多次入定,每次入定都長達七天之久。

    僧稠學法修定成功後,他到了懷州馬夾山,準備弘揚佛法,報答眾恩,實現自己的誓言。

    魏孝明帝繼承其先祖敬佛的遺風,前後三次派人到馬夾山召僧稠入京。僧稠推辭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請求在山上修道,與您敬佛的大道是一致的,何必要到您的身邊去呢?”

    孝明帝答應了他的請求。曾稠知道,君王喜怒無常,伴君如伴虎,在君王身邊,難免為俗事所纏。而且人往往有貴遠賤近之習。為弘法考慮,還是留在山上更好。

    魏孝帝繼位後,又下請僧稠,他仍不出山。孝武帝於是在尚書谷中為僧稠建禪室,聚集了許多僧徒向他學道。

    到此時,僧稠的弘法事業獲得極大的成功。燕趙各地,佛法流傳,幾乎不再有人食肉。眾僧人則虔誠拜佛求福。有被名利所困的人來找僧稠,僧稠就為他說偈來止其名利之心,讓他煥然一心,明其本性而歸於佛道。

    後來,齊國建立。齊文宣帝在天寶三年下詔,請僧稠赴齊傳法。

    僧稠覺得,齊國建立不久,就請自己前去弘法,是一個傳播佛法的好機會,因此決定前往。

    僧稠將要離開的那天,山谷的兩邊突然發出悲切的驚天動地的響聲,這聲音震撼四方,使得山中禽飛獸跑,一直持續了三天。僧稠回望群山,生出無限依戀之情。他心中想:

    “慕道懷仁之心,在各類事物中都有,並非一定是懂得情愛的人才有。我本想在山中了此一生,那曾想又有此變動。人真是易於放蕩,難於堅持啊! ”

    從此以後,僧稠不再事先約定什麼事。

    文宣帝親自迎接僧稠到宮中。僧稠雖然已七十多歲了,但他神宇清曠,使人心動。僧稠為文宣帝說法,先講了三界本空、榮華富貴不能長久的道理,又講了四念處之法。文宣帝聽完之後,頭髮豎起,冷汗直流。接著文宣帝向僧稠學禪定,不久就證得了深定。從此,文宣帝對佛法崇信不疑。文宣帝又跟僧稠受了菩薩戒,斷絕酒肉,傳旨把鷹鷂等放歸自然,讓國家成為仁義之國。並且傳旨,一年之中要有六個月禁止屠宰。後來還下令齋戒,齋戒期間,無論官私,禁用一切葷食。

    文宣帝對僧稠說:

    “佛法必須由人來弘揚,真誠而不能虛偽。希望您能夠安心於佛法,弟子做您永久的佛門弟子。您認為怎樣呢?”

    “陛下既然發誓要護法,就應該順天之安排,俗居世上,盡心於教化,成為珍愛三寶,引導民眾的君王。如此重擔落到肩上,陛下不應推辭。”

    僧稠在皇宮住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教化之事已成,想回到山林靜心修煉,便向文宣帝辭行。文宣帝認為此去馬夾山的山路崎嶇,相互來往困難,因此傳旨在鄴城西南八十里的龍山,給僧稠建佛寺。佛寺要建成方圓十里的大寺,讓修煉之士到寺中念經行道。僧稠得知後,對文宣帝說:

    “十里寺院的面積太大,恐怕要妨害當地居民,這不是濟世之道,請減一半。”

    文宣帝再次傳旨,把寺院定為方圓五里,讓著名匠人紀伯邕負費寺院建造。當紀伯邕召集附近的鄉人,問此地的地名,忽然聽到天空有人大聲回答:

    “山林幽靜,此處本名叫雲門。”

    再問聲音的由來,沒有一個人知道。文宣帝聽說此事,依空中的聲音給寺院起名叫雲門寺。

    寺廟建成後,有一個客僧拿著錫杖前來。寺中僧人給他安排住處,問他從哪個寺院來,他答非所問:

    “我看這裡有三個寺院。”

    說完就不見了,眾僧在地上挖井時,挖出兩隻鴟鳥的嘴。

    在寺院的前面有一個深淵。有一天,僧稠看見一個長著毛,身材魁偉的胡人,在淵邊點火燒水。水將要煮沸時,就見有一條大蟒從水中躍出,要到鍋裡去。僧稠用腳一撥,蟒又回到淵中,毛人也不見了?這天晚上,有一神人領著一個男子來拜​​見僧稠說:“弟子有一個兒子,年年做惡,神要把他吃掉。我雖然愛惜兒子的生命,但也不敢阻攔神人。弟子已老,將要死去,所以我親自要把兒子供給神。幸而得到大師的救護,才使我的兒子倖免於難。”說完, 兩人化做雲霧而去。

    僧稠住進云門寺後,文宣帝又請他作了石窟大寺的住持,讓他以此職位來教化僧眾。又傳旨把成千上萬的供奉品運到山中,並讓國內各州修建禪室,讓那些體悟佛法的聰明有識之士為教授,來講授佛法。宣講佛法之風大盛。

    文宣帝認為這種弘法方式弊病很多,他對僧稠說:

    “佛法的根本宗旨是靜心為本,諸位法師依經講法,令人感到枯燥。看來,這種方式要廢除。”

    僧稠說:“諸位法師繼承四依,弘揚佛法,使眾人能夠區分正邪,認識到佛理的奧妙。如果沒有這些人,如何開始弘道呢?這是習禪開始時必定要有的過程。發揮佛理的主旨,使奉者逐漸領悟,依靠的就是這些人。”

    文宣帝非常高興:“現在把國家的財物分成三份,一供國家使用,另外的歸佛事使用。”

    於是文宣帝傳旨,把錢、絹、被褥等物品運到山上,在山中建庫房來儲存這些東西,以供應寺中日常所用。僧稠認為佛法的宗旨在於修心,財利世俗之事妨礙救化,於是致書文宣帝,讓他把這些東西都拉回去。文宣帝為僧稠的氣度所感動,讓把這些東西在別處建庫存起來,需要時給寺中送去。

    到後來,文宣帝為佛事而下的詔書不斷,每有一些小事也要親自過問。又讓大臣送藥物和食品給眾僧人,並隨時解決眾僧生活中的困難,文宣帝自己常帶著侍衛親臨僧稠的寺院。文宣帝每次到來,僧稠都在房中靜坐從不起身迎接;宣帝走時,他也不去送。僧稠的弟子勸他說:“皇帝到來,您只顧修行不去迎接,這是否有背於常情。”

    僧稠說:“過去賓頭盧迎王七步,使王少掌天下七年。我自己沒有什麼好的德行,不敢自欺,知道自己不會給皇帝帶來什麼福德。”

    當時的人們都稱讚僧稠敦厚,顧大法而不拘小禮。

    不久,有人向文宣帝說僧稠的壞話,告僧稠傲慢無禮,不敬帝王。文宣帝大怒,要加害僧稠。僧稠早已料到此事。一天,僧稠來到廚房,說:“明天有客人到,多準備此食物。”到半夜五更時,僧稠備好牛車,獨自到山口去,站在離寺院約二十里的路旁。文宣帝的人馬走到僧稠站的地方,感到很奇怪,問僧稠為何到此,僧稠說:

    “我怕自己的血不干淨,玷污了佛寺,所以在這裡等您。”

    文宣帝立刻下馬跪拜,對大臣們說:“這樣神通的真人,怎麼能誹謗呢?”文宣帝要躬身背僧稠到寺院,僧稠堅決不接受。

    文宣帝說:“弟子有負于師,用整個天下也不足以謝罪”。

    接著,文宣帝又問:“弟子的前身是什麼?”

    僧稠說:“是羅剎王,所以到今天還喜歡殺人。”

    僧稠讓人端來一盆水,對著水中禱告一會兒,然後讓文宣帝在水中看自己的影子,果然就像羅剎。

    每年伊始,文宣帝都要問僧稠一年的吉凶。天保十年,僧稠對言語宣帝說:“今年不吉。”文宣帝很不高興,問:“那麼怎麼避免呢?”僧稠說:“我也不久於人世了。”

    到十月,文宣帝死了。第二年的夏天,僧稠也去世了。

    僧稠臨終時,異香飄滿寺院。皇帝派襄樂王前來問候:

    “大禪師僧稠,意志堅強,修煉刻苦,必能感動上天而成正果。禪師寄心於寂默之中,虛來實返,定能成玄妙功德。”

    僧稠去世後,高官和名士大都前去弔唁。為表達他們對僧稠的崇敬,施捨無數的東西,召集一千多僧人,在雲門寺供祭,以期為他在彼岸世界帶來福德。

    僧稠下葬的那天,滿山是人,有幾萬之多,點著無數支香。正午時,開始焚燒僧稠的屍體,人們無不悲痛欲絕,哭聲響徹山谷。立刻有白鳥數百隻,徘徊飛翔於菸塵上,悲聲鳴叫,悽切感人。

    皇建(北齊孝昭帝年號)二年,僧稠的弟子曇詢等奏請孝昭帝為僧稠建塔。孝昭帝下詔說:

    “僧稠大禪師,德行修持高深,是佛家三寶的棟樑之才,其神靈超於一切物外。可以據此地的風俗,建塔以志紀念。後將舉行千僧齋祭,彰示法師光輝的一生。使之流傳後代。”

    北周滅掉北齊後,把廢棄後的雲門寺賜給大夫柳務文,柳務文讓他的親戚辛儉守把家搬入寺院。過了不久,辛儉守一家暴病而亡。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Him wong
Him wong 2020/02/07
@k98m...

有沒有聯絡方法,如微信、whatapp

我的微信saiyasat

k98m
k98m 2020/01/24

有,你要解盤?

Eric Lau
Eric Lau 2020/01/17

我都想問有沒有紫微解盤服務。

Abc
Abc 2019/09/11

今日睇好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