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A股餘波 港股尋底 熱門股操盤攻略

2015/08/05 08:41:38 網誌分類: 經濟
05 Aug
        港股經歷7月初股災及月中「快閃」反彈後,上周再度震盪尋底,加上內地A股仍波濤洶湧,後市只宜揀股不揀市。策略上,若然手頭資金充裕,個人投資組合中不可缺少防守股,例如公用股及房託基金;同時,暫宜避開中資概念股,多留意業務遍及海外的跨國企業。

        中央暴力救市後股災再現,滬綜指上周一(7月27日)急瀉逾8%,創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即使中央政治局表明,將加大調控力度撐經濟,惟內地股市依舊捱打,滬綜指上周五再跌1%。整個月計,滬綜指7月份跌逾14%,單是過去一周跌近10%,跌幅僅次於7月初的12%跌幅。

        A股近日大跌,有不少分析認為,可能與投資者轉到新加坡炒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變相造淡A股有關。上周四(7月30日)為該期貨的結算日,收市報10910點,跌315點,跌幅2.8%;8月份富時A50期貨跌365點,報10525點,未平倉合約達49.8萬張。

        星洲期指戰火未息

        在新加坡交易的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可對賭中國股市升跌,該指數主要與內地50隻重磅A股掛鈎,以內銀股為主,由於該期貨跟足內地大市走勢,故被國際投資者視為賭A股升跌的主要工具。

        有分析認為,該期貨未平倉合約持續高企,7及8月逾60萬張,金額約500億元,可能是基於在內地沽空隨時被視為惡意,或招致懲處,所以有投資者轉而在新加坡沽A50期指。根據新交所網站資料,截至上周五(7月31日),8月份A50期貨未平倉合約仍逾52萬張,意味部分資金已轉倉至8月再戰,料8月份A股持續波動。

        受內地股災餘波拖累,港股走勢偏軟,雖在7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攞尾彩」,全日反覆升過百點,重上24600點收市,惟未能「七翻身」,整個7月共瀉1614點,相當於6.15%,國指更插1850點,跌幅逾14%。

        騰訊港交所有望炒業績

        由於港股持續尋底,市場氣氛審慎,加上投資者憂心美國快將加息,故預期大市短期仍然波動,揀股時要加倍留神。操盤策略上,可向幾方面入手,其一是吼實績優股,如維達國際(3331)、友邦(1299)及平保(2318)等。

        同時,藍籌股即將公佈中期業績,「放榜」前後不妨多望兩眼,當中匯控(005)及恒生(011)本周一已為藍籌業績高峰期揭開序幕;另騰訊(700)及港交所(388)將於8月12日公佈業績。

        另一選股方向,是揀一些防守能力較強、業務涉及海外、與A股相關性較低的股份,例如長江基建(1038)、新秀麗(1910)及歐舒丹(973)等。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指,長江基建上半年業務符合預期,維持長建於本港公用股唯一的「買入」評級,主要由於預期長建明年每股盈利將按年升9.2%,並認為長建的盈利質素高,上半年89%的純利均來自政府監管的公用事業。

        長建領匯投資組合穩膽

        尚乘證券及資產管理業務總經理連敬涵認為,如果個人投資組合夠大(約數百萬元),無論任何市況都應加入一些防守性股份,例如長建、電能實業(006)、領匯(823)及香港電訊(6823)等,令組合較為穩健。

        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指出,目前市場氣氛與之前差別大,防守性股份表現會較穩定,雖然房託基金及公用股面對加息陰影,但預期美國加息步伐緩慢,而且近期長債息率回落,房託基金估值有望提升,其中置富產業信託(778)不太受自由行旅客減少影響,料有資金流入避險。

        另外,有見中國經濟放緩,部份資金追入與中國經濟關係不高的股份,例如新秀麗(1910)及歐舒丹(973);然而,郭家耀表示,環球經濟增長放慢,相信難有市場可獨善其身,加上這類股份已炒上,再追勝算不高。

        友邦長和業績平穩

        至於已發盈喜的績優股,郭家耀認為,現在看上半年業績意義不太大,因市場擔心下半年企業盈利轉弱,他個人唯一較看好是快將公佈中期業績的騰訊,除因首季廣告及手遊收入理想,相信可如同美國的科技公司,藉自有平台開拓新收入來源。連敬涵則認為友邦(1299)較可取,因過往業績平穩,其他股份往後則可能「走樣」。

        藍籌股今個星期開始「放榜」,連敬涵預期大部分藍籌中期業績難帶來驚喜,若要博,長和(001)較可取,原因是其海外業務仍有一定增長,而且受內地影響較小;中資股方面,可留意騰訊,雖然預期盈利增長處於低雙位數字,分散投資的盈利貢獻亦未必明顯,不過在個人投資組合中此股不可或缺。

        中資熱炒股暫宜走避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認為,港股7月初大跌及隨後反彈應該已完成,料波幅將收窄,目前應趁高位減磅,而非加注的時候,宜減持的特別是中資股,例如之前熱炒的「互聯網+」及「一帶一路」概念股。

        涂國彬表示,業務涉足國外的企業如長和反而較吸引,因與內地的關聯較少。公用及房託基金方面,儘管股價受到加息預期影響,但涂國彬指出,年內美國加息一次已在大市中反映,所以在個人投資組合中可繼續持有這類防守性股份。他補充,預期A股未來幾個月至半年都不太樂觀。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