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美息趨升 內地放水 沽本地地產 換馬內房

2015/11/11 08:42:01 網誌分類: 經濟
11 Nov
        美息趨升,本港樓市有見頂回落迹象,地產股連番捱沽。反觀內地持續「放水」谷經濟,同時放寬樓市調控,加上人民幣短期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機會甚高,人民幣匯價靠穩,內房股前景可看高一綫。因此,策略上可考慮減持本地地產股,換馬至內房股。不過,內房股近期由低位急彈,宜待調整才吸納,行業中首選負債較低的龍頭股。

        美國上周五公佈的最新就業數據表現強勁,新增職位數字超預期,失業率降至5%,美元隨即轉強,債息上升,聯邦基金利率市場走勢反映,聯儲局今年12月加息的機會由56%升至70%。同時,經濟增長放緩,市場普遍預期明年本港樓價將回落,本地地產股難有運行,應趁每次反彈適量減磅。

        港樓價指數15周新低

        冠絕全球的本港樓價,開始有回落迹象,反映香港地產市場變動趨勢的參考指數──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公布(10月30日)的數字為142.98點,創15周新低,按周跌0.94%,按月跌2.08%。

        多家大行亦看淡本港樓市前景,其中瑞銀發表報告指出,香港樓市泡沫已成形,明年或回落逾10%。在瑞銀的全球15大城市樓市風險指數中,本港為1.67,僅次於倫敦的1.88,全球第二高危。該報告指,中國經濟轉弱、勞動市場疲弱及美國加息,都可能令香港樓市前景變得更壞。

        在全球15大城市的本地居民樓宇負擔指數中,本港則最高,達21點紀錄高位;換言之,本地打工仔要把21年工資全部奉獻,才能在市中心附近購買一間60平方米(約645方呎)的住所。

        事實上,本地地產股過去3個月普遍跌逾10%。不過,凱基證券執行董事及研究部主管鄺民彬表示,最近本地地產股跌了很多,應已反映加息因素,即使美國加息,相信加一次後過一段較長時間才再加,預料本地地產股再跌空間不多。

        龐寶林:毋須急沽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市場普遍預期本港樓價將跌15%,因受多項因素困擾,包括中國經濟放緩、美國有機會年底加息及零售市道不好。然而,龐寶林指出,不少本地地產股以收租業務為主,如新地(016)派息仍高,預料低息環境持續多一段時間,故不用急於沽售本地地產股。

        巴克萊資本發表報告指,10月底本港政府公布第三季私樓供應增加3000個單位至8.6萬個,估計於未來3至4年可供出售,儘管對本港樓市看法負面,但部份地產股估值吸引,折讓大,給予新世界(017)、嘉里(683)、希慎(014)、恒隆地產(101)「增持」評級。

        可是,主流意見認為,內房股遠較本地地產股值博,主因是內地樓市受惠寬鬆環境,而且續有減息空間;相反,本港樓市有見頂迹象,所以近日有資金沽本地地產股,換馬至內房股。

        再者,中國實施「全面二胎」政策,內地民眾對樓房需求將穩步增加。另一方面,中央放寬樓市調控,「銀十」新房成交超過「金九」,首批公佈10月銷售表現的內房,大部份錄得按月及按年增長。例如富力地產(2777),10月合約銷售額為54.3億元人民幣,較9月增長17%,相比去年同期亦增長10%。

        人幣趨穩憧憬入SDR

        另一利好內房股的因素,是人民幣匯價已趨回穩,原因之一是人民幣有望本月底加入SDR。據內地傳媒報道,人民幣能否加入SDR的最終評估,由原先確定的上周三(4日)推遲到本月30日,一旦人民幣納入SDR,人民幣匯價有望進一步回穩。

        長線而言,鄺民彬認為內房股較具投資價值,因有政策支持及受惠減息,惟近日升勢頗急,短期不建議追入,待從高位回落才考慮。

        展望內地樓市,龐寶林指,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減速,但中央採取寬鬆政策,相信年底前人行很大機會再減多兩次息,加上A股已穩定下來,內房股前景不俗。選股方面,他認為宜揀全國性及主攻一線城市的地產發展商,如業務遍及全國的中海外(688)及主攻上海的世茂房地產(813)。

        一線城市內房可取

        龐寶林補充,揀主力發展一線城市的內房股較安全,因如深圳樓房供應較少,年內樓價升了不少。儘管大型內房股持有外債,美息走向及人民幣貶值會影響其表現,但鄺民彬表示,大型內房股易於轉身,有能力提早還債,減輕外債負擔,且人民幣匯價已穩定下來,故選龍頭內房如中海外、潤地(1109)及萬科(2202)較穩陣。

        由於本地地產股短期有機會反彈,鄺民彬認為,如進一步上升可套現,並待內房股調整10%才買入。

        永豐金融研究部主管涂國彬亦預期,內房股潛在升幅高於本地地產股,認同沽本地地產股買內房股。他指出,過去一兩年內房股受壓,因中央想減少對內房和內銀的依賴,但隨着A股下跌及人民幣貶值,現要行回舊路,所以近兩至三個月對樓市較寬鬆。

        內房股中,涂國彬不約而同揀龍頭股如中海外、潤地及萬科,或地區龍頭如越秀地產(123),因有基本因素支持,穩陣小小,惟反彈幅度較二三線內房小。

        至於本地地產股,涂國彬指,發展商近期盡快推售樓盤,可能反映看淡往後樓市。然而,他補充,本地地產股相比內房股「水份」較少,當市況不明朗,資金會買資產淨值有折讓的本地地產股;況且,現時較少投資者長線持有本地地產股,較多走短綫,例如90多元買入新地後,通常升越100元便放。

        瑞銀推中海外潤地世茂

        瑞銀就本港和內地房地產市場發表研究報告,指該行到訪歐洲後發現,更多投資者由減持內房股轉向增持,主要因為現時估值吸引,又預期在國策下,短期內物業銷售會有所改善。該報告稱,投資者偏好持有市值較大的內房股,包括中海外、潤地、世茂及龍湖地產(960),予內地房地產業「中性」至「增持」投資評級。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