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財金解碼

天能超威逢低吸 電動車銷情旺 電池股鬥上位

2015/12/01 08:41:39 網誌分類: 經濟
01 Dec
        內地積極倡導新能源車,行業發展一日千里,10月份銷量再升近3倍。產業鏈核心的電池股,也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天能動力(819)、超威動力(951)等重磅電池股近期表現出色。展望後市,電池股目前仍面臨供應缺口巨大、產能不足等問題,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向好,可逢回收集。

        本港上市的新能源車電池股中,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專注電池業務的電池股,如天能、超威,還有理士國際(842)、泰坦能源(2188)等。

        另一類則是兼具新能源車,且擁電池技術的電池股,五龍電動車(729)、中國動力控股(476)就是代表。

        新能源車五年達500萬輛

        無論哪一類,新能源車出現爆發式增長後,特別是內地制訂宏偉的發展目標後,電池行業的巨大供應缺口、產能不足,為行業帶來無限憧憬。按照規劃,內地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對比目前,新能源車產銷總量不足50萬輛,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行業前景樂觀,目前較具規模的天能和超威,憑其先發優勢,可看高一線。天能和超威作為電動車電池兩大主要供應商,最受惠行業發展。

        兩公司去年業績受累惡性競爭,表現較落後,分別蝕3億和2895萬元人民幣。然而,今年惡性競爭結束,兩公司步入快速發展期。以中期業績來看,兩公司均明顯改善。天能半年純利2.7億元人民幣,勁升4.7倍;超威同期也升10%,至1.37億元人民幣。

        惡鬥告終屆高增長

        業績改善的同時,兩公司也加碼發展新能源車鋰電池業務。兩公司電池服務對象過往主要覆蓋電動自行車鉛酸電池,毛利率相對較低,增加鋰電池投入和產能後,盈利有望進一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天能和超威電動車電池業務比重,分別達7%和15%,未來勢將繼續上升。再者,政策對鋰電池行業準入有嚴格限制,鋰電池價格在需求旺盛下有條件上升。

        選股方面,盈利能力較強、增長潛力較大的天能較可取。該公司最新宣佈,計劃分拆鋰電池業務在內地新三板上市。鋰電池業務單獨上市後,該公司估值短期有望提升。

        天能股價今年8月下旬起動,當時股價2.4元左右,以上周收市價6.15元計算,累升逾1.5倍。雖然如此,但今年預測市盈率僅10倍,較超威的逾11倍為低。天能近日隨大市回落,周末前大跌近7%,跌穿6元可分注收集。

        除了純電池股,具自主電池技術且兼營新能源車的五龍電動車和中國動力控股,中長線也看好。兩公司均有技術優勢,但所生產的電池短期主要供應自主研發的新能源車,盈利貢獻較小。新能源車又因為研發生產時間較長,短期盈利能力仍較弱。如中國動力控股最新公佈的中期虧損便擴大,但現時對兩公司而言仍屬投資期,後市潛力不可小覷。

        五龍有誠哥撐腰

        兩公司又各有獨特優勢,如中國動力控股參建的「香港品牌」電動巴士將於下季試運行,若表現理想,有望為該公司贏得更多定單,且成為股價催化劑。

        至於五龍電動車,有李嘉誠入股,後市潛力也看俏。

        銳意轉型搶食吉利不宜小覷

        新能源車股前景佳,股價水漲船高,如龍頭比亞迪(1211),過去3個月升幅逾40%。除了比亞迪,剛剛發布首款新能源車的吉利汽車(175),作為行業新秀,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該股近日跟隨大市回軟,可趁低吸納。

        藍色行動問鼎龍頭

        民企車股龍頭之一的吉利汽車,近期亮點頗多。銷情向好、新車面世,均明顯利好股價。10月份數據就顯示,吉利總銷量4.95萬輛,按年上升12%,按月則上升17%,連續3個月錄得按月升幅。

        此外,該公司轉戰新能源領域的「藍色吉利行動」,是估值提升的另一關鍵。吉利全力轉型電動車領域,計劃5年後新能源車佔總銷量比重達90%。匯證最新報告稱,吉利新策略進取,相信若發展計畫成功執行,吉利將成為新能源車市場的龍頭。該行重申其「買入」評級,目標價4.5元。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天能主席p/  張天任
天能主席

  張天任

超威主席p/  周明明
超威主席

  周明明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