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
面對面
面對面

陳浩然:生命的啟發

2015/12/30 10:11:34 網誌分類: 經濟
30 Dec
        陳浩然Edwin說喜歡科學,看似偶然,他唸中三中四那年,得到丁老師的啟發:「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好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對科學產生興趣的。」

        說到底,Edwin對與科學有關的一切,皆有興趣:總想知多點,想知道現象的背後原因:「中一上IS,在實驗室,知道氧氣遇火會爆。年幼時到大嶼山與父親宿營,父親把海水放在平底鍋加熱,鍋邊出現白色粉末,是鹽來的。簡單的實驗,讓我眼界大開。我讀中三那年,丁老師鼓勵我去找資料,讓我知道: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聚合酶反應),是甚麼回事。」

        唸中學時,Edwin已有看Discovery,又看普及科學雜誌,對KaryMullis發現PCR的過程,很感興趣:「Kary在加州公路,看見對頭汽車的燈光是白色,而汽車尾燈是紅色;白色、紅色的組合,與他研究的DNA可有相似之處,從而讓他想到Duplicationrate,進而找出chainreaction:95-58-72的組合。觀察、想像、研究、引證,對科學研究來說,皆是不可或缺的。」

        大學畢業後,Edwin到英國唸PhD:「我不喜歡考試,到英國,看校內成績就可以了。我最大得着是在沒壓力的情況下,求學問,尋根究柢,是做研究的最大樂趣。那時,每天都可以去聽世界級學者,講述科學課題,講的講得精采,問的同樣問得切題,聽他們一問一答,得益不少。」

        其後Edwin開始研究「果蠅」:「是透過研究果蠅,找出腦退化問題。」

        「果蠅生長期迅速,一個半星期已是一代。牠們只活六十天,已是六代。果蠅有紅色眼睛、白色眼,卻是會改變的。而這是與基因有關,基因改變與環境無關,因為『基因恒變』,以此來研究遺傳病,正常與不正常兩者的關係。果蠅眼的細胞與人腦細胞,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卻是可從中了解『小腦萎縮』的成因。」十多年來,Edwin已寫過十七至十八篇論文,詮釋他的研究成果:「那是publicon,解釋研究結果,就像細緻小品文,都是言之有物的。」

        後記

        Edwin說唸中學時受到老師的啟發,促使他走上科研之路。如今在大學做教授:「身教至為重要,怎樣去inspire同學,是老師的職責。我如今明白:能力較差,不一定沒希望(人是會成長的),我們得接受自己的不足,肯堅持下去,總有成功的一天。」

        「是自己與自己比,看有沒有進步空間。自己的Personalbest,不用與別人比較的。Fromworldnumber1topersonalbest,做不到世界第一,做到自己最好吧。」四年前,Edwin返回母校銀禧中學,與同學分享:「人生有所堅持,向着既定目標進發就可以了。」

        Edwin參加「三項鐵人」(Triathlon),「入水游二百五十米,跑五公里,騎單車十五公里。前七名有獎牌,我只得第九,沒獎攞,那是我的個人最佳成績,mypersonalbest,值得高興呀!」

        張灼祥

        
■陳浩然:中大生命科學院教授
■陳浩然:中大生命科學院教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