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
面對面
面對面

中國經濟論壇暗潮洶湧

2016/02/23 08:42:01 網誌分類: 經濟
23 Feb
        在中國各類經濟沙龍中,50人論壇無疑是水平極高的一個。上星期召開的論壇,發表主題演講者,就包括吳敬璉、周小川、樓繼偉、易綱、楊偉民等重量級人物,還有在學院、企業界評價上乘的經濟學家,由於大家都是行內菁英,面對面必須言之有物,確是一次熱議中國經濟問題的盛會。

        這次論壇非常有趣的是,挾高官頭銜的講者,意見重點幾乎都不是自己的工作本行。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演講,簡直是一篇艱澀的學術論文;財政部長樓繼偉檢討勞動政策,導致工資增長過快,最終傷害勞動者;「有備而來」的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主要意見矛頭卻指向財政部;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則敦促各地政府,「去產能」要及時行動。大家最關心的,似乎都是別人家的事。

        大官避談主管業務

        大官技巧地避開主管業務,反映中國經濟決策處境的困難與微妙。藉外界檢討的「東風」,說不定更有利於本部門向上頭爭取支持,突破困局。

        論壇不時「火花」四射,儼然當代版的「鹽鐵論」。大者論述體制改革,小者當場質疑,去年中國GDP增長6.9%,貨幣供給量增長卻高達14%,算那門子「穩健的貨幣政策」,官員口頭說去槓桿,行動上卻是加槓桿。

        筆者特別注意易綱和楊偉民的兩篇論述,前者留美,是計量經濟權威,著作等身。後者留日,是產業和經濟規劃高手,協助高層規劃政策二十多個寒暑。

        易綱認為,中國正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歷史上很多結構性改革,產生了緊縮效應,有些國家在危機中再進一步緊縮,處境更加困難,因此中國的供給側改革,不能離開適當的總需求管理,應該更加借力財政政策。易綱自行估算,建議讓GDP再補0.75個百分點,大約增加財政支出5000億元人民幣,既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又不會產生過熱。

        楊偉民則認為,當前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多,中國去產能、去庫存的時間窗口非常短,「十三‧五規劃」頭兩三年尤其關鍵,如果沒有明顯的進展,加上國際經濟形勢波動,中國今後面臨的困難可能更多。

        兩人的觀點,易綱着眼於短期經濟和就業穩定,楊偉民犀利之處,是關注到中國能否在經濟下行的過程中汰弱留強,改革如果成功,在下一輪經濟循環中,就能創造新的高峰;結構改革如果功敗垂成,就只能以相對虛弱的體質迎接未來。看似平淡的兩篇策論,內涵和意圖之差大爾。

        資深中國問題專家

        公孫雲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