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毛澤東矛盾論

2016/07/23 08:41:40 網誌分類: 經濟
23 Jul
        專責香港事務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六月底訪港時,史無前例地接見四位泛民議員的同時,又批判港獨。隨即引起本地對中央態度究竟是軟或者是硬的爭議。見到張德江痛批港獨,覺得是硬,見到他接見泛民,又覺得是軟,本地分析,相當混亂。

        然而近期發生的一連串事件,都是針對激進學生及鼓吹港獨的人物,中央的思維脈絡已全面浮出水面,我覺得中央最高領導,正在使用毛澤東的《矛盾論》,來分析及處理香港問題。

        《矛盾論》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演講時的一部份,於一九三七年正式發表,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份。《矛盾論》全文共兩萬五千字,顯淺易讀。

        簡單來說,毛澤東認為事物的矛盾不斷存在,而矛盾可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又或者人民內部矛盾及敵我矛盾,敵我矛盾是不可以調和的,而人民內部矛盾則可以調和轉化。毛澤東認為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針對主要矛盾,當然是指那些不可以調和的敵我矛盾。

        如今中央已經重新調整對香港泛民的看法,張德江訪港時,先接見了四名泛民代表,雖然他對會面的感覺並不良好,認為泛民議員講話咬着不放,水平不高,但更加重要的問題是他為什麼要接見泛民。

        緊接着張德江訪港以後,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接受《紫荊雜誌》訪問,首次用「泛民」來形容香港的民主派,又表示泛民加入了議會,便成為建制的一部份。

        不過,香港政界中人聽到王光亞的說話以後,仍未警醒,繼續用瞎子摸象的方法去理解中央的態度,各自按自己的喜好去理解,結果有人認為中央軟,有些人則認為中央硬。

        事實上,軟及硬的部份,根本同屬一隻大象。而這隻大象正使用《矛盾論》去處理香港的問題。中央過去把香港政界以建制派和反對派區分,主要的矛盾就是反對派、即是泛民。但自從兩年前佔中,導致大批激進年青政客冒起,再加上今年二月的旺角暴動及隨後的新界東補選,鼓吹港獨的新一代政客抬頭,中央已經改變了對港情的研判。阿爺把泛民一分為二,認為傳統泛民也屬建制的一部份,由過去的主要矛盾,變成次要矛盾,甚至變成可團結的一部份。至於主要矛盾,則鎖定於鼓吹港獨的年輕政客身上。

        可惜的是,傳統泛民政黨對中央的這個變化卻懵然不知,仍以過去的慣性行事,例如見到特區政府要求立法會候選人簽確認書,便馬上對號入座,跳出來反對,甚至加入不簽確認書的行列,比鼓吹港獨的候選人更積極,其實整件事根本並非針對他們。

        我昨天在文章中提到中央的政策已轉變,明顯是要把打擊面集中於港獨份子身上,亦不怕在選舉前劃清立場,要將他們阻截在立法會門外,這是進行打擊的一面。

        我今天想講的是團結的一面。中央態度的轉變,把傳統泛民納入可團結的範圍內,甚至可以誇張一點說,阿爺見傳統泛民如此不濟,怕他們死得太快,如這次選舉中全面崩潰,他們的票不會走到建制派身上,而是跌入激進派的囊中,這是中央最不願意見到的局面。

        傳統泛民正面對一個全新局面,應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前路、定出選舉策略、研究選後與中央互動的可能性。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上為香港爭取發展民主的空間,並促進自身的組織發展,跳出愈走愈窄的殘局。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