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人熱事
紅人熱事
紅人熱事

新新浪潮導演列陣 挽救港片中年危機

2016/10/17 08:41:20 網誌分類: 生活
17 Oct
        香港有「東方荷里活」的美譽,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邵氏、嘉禾電影,不但雄霸亞洲,且殺出國際,尤其是功夫片、古裝宮闈大龍鳳電影,更加令洋人大開眼界。不過,我不屬於這個年代,我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新浪潮電影開始成為電影迷的……文:王文宇

        圖:星島圖片庫

        閱讀《淘不盡的風流人物─十個香港新新浪潮導演的創新旅程》,是我第一次接觸「新新浪潮」這名詞,原來還有另一個同義詞─SARNewWaveCinema,形容香港成為特區之後,經歷的一場電影小陽春。書中介紹這十位導演,就是期間響噹噹的名字,我最熟悉的是彭浩翔,因為他看似實驗性質的《買兇拍人》,是當時潮人必看必談的電影;最近認識的是《五個小孩的校長》導演關信輝,他開拓了「福音電影」的新門派,原來這位基督徒憑《賤精先生》一炮而紅。

        再加矛盾無名火

        其他導演,我不必逐個在這裏交代,不過我要講兩句那位拍《葉問》的葉偉信,因為他與甄子丹的合作,可說是自李小龍時代之後,最耀眼的港產功夫片系列。一切說明了甚麼?就是作者在書中前言所講的「香港電影不死」,然而,這個還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電影」的年代嗎?想一想,也夠感慨,作者很坦白的告訴大家︰「誠然,與其說『香港電影已死』,倒不如說香港電影正陷於『中年危機』」!

        這十幾年我看電影的熱情已減,是因為我是中年人所以不活躍、沒有好奇心,還是互聯網發達,我隨波逐流變成宅男?抑或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令我再沒有生活在東方荷里活的感覺?往後香港電影會有甚麼的一個標籤,我不想講,從書中又可看出端倪的是,將會有一天,大家回頭再看今天,我們名之為「中港矛盾新浪潮」。書中指出,2012年開始,內地自由行蜂擁而至,買奶粉、買名牌包包,激起香港人對內地人士的反感,並迅速蔓延成為社會氣氛。電影直接反映文化,新新新一代的電影工作,乃至觀眾,可以抽離這個時代的矛盾嗎?再想一想,如果香港電影已經呈「中年危機」症狀,還再加上滿腹的無名火,我們還會健康嗎?

        難忘經典《南北和》

        半個世紀之前,即是粵語長片的年代,戰後大批內地人士遷居香港,包括上海人和北方人,他們與地道香港人最大的分別,就是一個講廣東話,一個講國語,香港這個小小地方再無法平靜下來,因而爆發所謂「南北矛盾」,電影界也嚴分成國語電影和粵語電影兩大陣營。

        電影可以緬懷過往好日子,電影可以不顧現實,情節歸於導演一廂情願的世界,並無不妥,反正你以為李小龍《精武門》所表現的中華民族精神很「貼地」?現實中的洋人、日本人真的如此膿包嗎?不過,千萬要記住,電影市場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浪漫和隨意。香港本土有很多好題材,香港人有很多觀點和感覺不是沒有道理,不過,作為電影人要知道市場在哪裏。

        有人說,除去中國市場,世界還是這麼大,香港電影面向世界不行嗎?我們有吳宇森、王家衛,台灣有侯孝賢、李安,香港的《無間道》就是被荷里活翻成《無間道風雲》。香港電影可以有更多夢想,可以有高尚的目標,不過,我們需要更多人才投身電影行業,然而,今時今日,學生和家長似乎愈來愈沉迷讀哈佛、牛津,首選醫生、律師,放學有做不完的功課,這種文化風氣對香港電影重振雄風有利嗎?如何證明給大家看,投身電影有前途,於是又離不開市場問題。愈想愈多矛盾,為了不想帶着矛盾放長假,就寫到這裏好了。

        
黃真真
黃真真
郭子健
郭子健
關信輝(右)
關信輝(右)
黃修平
黃修平
彭浩翔
彭浩翔
《淘不盡的風流人物──p/  十個香港新新浪潮導演的p/  創新旅程》p/  作者︰何故p/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p/  售價:$88
《淘不盡的風流人物──

  十個香港新新浪潮導演的

  創新旅程》

  作者︰何故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售價:$88

■《無間道》被荷里活翻拍成《無間道風雲》,為港片衝出國際。
■《無間道》被荷里活翻拍成《無間道風雲》,為港片衝出國際。
■《葉問》是自李小龍時代後,最耀眼的港產功夫片系列。
■《葉問》是自李小龍時代後,最耀眼的港產功夫片系列。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