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預算案須急市民所急

2020/02/25 04:12:48 網誌分類: 經濟
25 Feb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令本已受社會事件打擊的市道更見蕭條,即使財委會上周通過撥款300億元成立「防疫抗疫基金」,對包括零售業、飲食業、旅遊業、建造業和會展業等受疫情重創的行業提供支援,惟仍有不少行業及基層大眾有苦自己知。因此許多企業及市民都期望,周三出爐的財政預算案可以「補漏拾遺」,推出更全面及即時支援措施,為民紓困。

        推即時支援措施解困

          受中美貿易戰和社會事件雙重打擊,香港經濟及營商環境在過去一年急速轉差。政府統計處早前公佈,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失業率為3.4%,較12月上升0.1個百分點,總就業人數減少1.46萬,跌幅創2003年「沙士」以來新高。須知道,上述數字還未計算新冠病毒疫情於一月底爆發後影響,現時失業情況及經濟環境只會更糟糕,加上疫情未有緩和跡象,預料未來幾個月失業率還會繼續攀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發表網誌透露,目前已敲定預算案內容,但由於政府資源有限,預算案不可能完全滿足所有人要求。政府現時雖然面對較大財政赤字壓力,但筆者認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政府不應太執着於一貫秉持的量入為出原則,須急企業和市民所急,推出如失業補助金和租金減免等即時支援措施,才能令中小企和基層市民盡快受惠,緩解燃眉之急。

          於2003年「沙士」疫情爆發前,香港沒有發生社會事件,企業和市民所受到影響較現時少,但當年勞工處仍發出指引,規定感染沙士或需要隔離的人士,可依法獲得病假薪金,令隔離人士可以放心養病。今次新冠肺炎傳染性更強,而且很多中小企和基層市民已陷入經濟拮据窘境,額外補貼及撫恤就更為重要。

          筆者認為,特殊時期應用特殊財政方法應對,而且抗疫支出不會變成未來恆常支出,政府毋須過慮。況且只有保住企業,尤其是中小企,避免出現大規模倒閉潮,在疫情過後,經濟才有快速回復機會。此外,過去政府在計算財政收入時,常常發生計錯盈餘情況,現在多花一點儲備來對抗疫症,亦屬合理之舉,更是當務之急。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