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李秀恒 - 內地「保五」目標合理 | 恒聲集

2024/03/11 01:39:20 網誌分類: 經濟
11 Mar
        

  「兩會」在北京召開,在3月5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作出任內首份政府工作報告,為2024年內地經濟發展定下5%增速的預期目標,與去年的目標持平。

  數字公布後,各大國際機構普遍認為,由於中國經濟復甦有減緩勢頭,實現目標增速難度比去年更大,而給出的預測亦鮮有超過5%,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便預測中國2024年實際經濟增長率為4.6%,並認為若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整理和重組措施無法迅速落實,增長有可能跌破4%。但筆者認為,本次兩會定下的GDP預期增長目標,仍是落在合理區間,而且有較高可實現率。

  縱觀2023年,雖然年初隨着內地重新「打開國門」,各大機構都對中國經濟有非常樂觀預期,但去年兩會所提出的增速目標亦是5%左右,當時外界普遍認為中央政府是設定一個較為容易達到的指標;其後隨着疫後復甦未如想像高速,這些機構又紛紛將預測下調至讓人驚訝的低水平,並同時重彈「中國崩潰論」舊調。結果2023年經濟增長不出報告所料,定格在5.2%,體現國家對經濟大局的精密掌控,以及宏觀調控的信心。

  可以看出,在中美博弈、地緣政治緊張、全球供應鏈脆弱大環境下,中央政府在近年工作基調,一直都強調「穩中求進」,通過精細的調控避免「灰犀牛」的同時,亦希望鼓勵發展出新經濟增長突破點,以更穩健步伐穩定國民消費信心,以及中外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當然5%左右的增長目標,對於處於紛亂國際局勢下一個體量如此大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言,絕非易事,需要克服種種挑戰和困難才可達成,但卻並非不可實現、遙不可及。

  從經濟形勢來看,2023年一些制約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正趨於弱化,積極因素正在浮面。本質上而言,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大,加之疫情的「疤痕效應」幾乎已被撫平,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亦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化解,而且政策工具箱中仍有儲備可用的調控手段,有望在今年促進就業、逐步釋放消費需求,激發市場的活力。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