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386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20/12/12 11:45:46 網誌分類: 教育
12 Dec

master曾

386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6581)普通話說:以虞待不虞(yǐ yú dài bù yú)

解說:

以虞待不虞是成語,意思是以預先有準備以防預料不到的事。

虞:猜度,預料,預謀。

出處《孫子·謀攻》:「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好天收埋落雨柴

「好天收埋落雨柴」的意思:

天氣好的時候將木柴收起來以防下雨打濕,形容未雨綢繆,事前做準備。

「收埋」即收起來、藏起來。

口語裡一般代表「一起、聚攏」的動作。

「落雨」,相當於普通話的「下雨」,是一些地方的方言。

【好天收埋落雨柴】闡述:

「柴」要乾才能生火,當「柴」放在戶外又遇著下雨時,便得匆匆把它收回戶內。

此時動作必需快,而且搬運柴支也不雖很花巧細致的動作和心思。

故此用來形容工作做得很敷衍,很馬虎,那些只管把事情完成便算,

沒用心把它做到最好的人便很合適了。

未提供相片說明。

 

(6582)普通話說:狗拿耗子(gǒu ná hào zǐ)

解說:

「狗拿耗子」是成語,意思是多管閒事;

狗的職責是看守門戶,貓是專捉老鼠的,所以狗替貓捉老鼠,就是多管閒事。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你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幾篇兒是幾篇兒?」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你咪做架樑

所謂「架樑」,廣東話語即是承托建築物的樑柱,不夠力即崩塌,

北方人則說是結下「樑子」;

其實「架樑」係中式建築裡面重要嘅架構部分,架响柱之上,打橫承托住屋簷同屋頂嘅重量,將重量導向兩邊嘅柱上。

亦因為咁,條樑無咁上下份量,絕對托唔起屋簷同屋頂。

後來就有人同「架樑」嚟形容一啲人幫人承擔起責任,講講下就變咗做爛路虎,幫人出頭嘅意思。

【架樑】闡述:

電影世界裡面最經常做「架樑」嘅會係邊個呢?

筆者第一個諗起一定係「關德興」所扮演嘅「黃飛鴻」,當他路見不平,要拔劍相助,那反派惡人(通常是石堅)總是很囂張地說:

「你有幾大本事,夠膽出來做架樑?」

「黃飛鴻」經常在中途殺出嚟做「架樑」,令「奸人堅」無所得呈,幾乎套套黃飛鴻電影都係咁,

真係替「奸人堅」叫屈!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

 

(6583)普通話說:將蝦釣鱉(jiāng xiā diào biē)

解說:

「將蝦釣鱉」是成語,比喻佔人便宜。

出處元.無名氏〈普天樂.楚臺雲〉曲:「姐姐每將蝦釣鱉,哥哥每撩蜂剔蠍。」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博懵

形容有人趁混亂時乘機佔人家便宜。

「博」人家不留神時作出「蒙」騙的意思;

有人就用「博大霧」來比喻趁混亂的時機討便宜或謀取不正當的利益。

筆者對「博大霧」的出處有兩個理解,

其一、「霧」與「懵」諧音,「博大懵」就成了「博大霧」;

其二、「孔明借箭」的故事家喻戶曉,當中諸葛亮就是「博大霧」(藉江上大霧)成功騙去曹軍約十萬支箭。

由於大霧中,視野模糊,提供了某些人一個「混水摸魚」、「趁火打劫」的上佳環境。

【博懵】闡述1:

意味着在人家冷不提防或一時糊塗的情況下落手。

由於「懵懂」亦作「蒙懂」,「蒙」、「懵(蒙4-2)」又音近,

用「博蒙」做正寫亦未嘗不可。

【博懵】闡述2:

「博」字有廣大、眾多,換、獲取、賭錢之意。

例如:博取同情、博君一笑、博得美人心。

根據《廣韻》:博,廣也、大也、通也。

根據《荀子.修身》:多聞曰博;少聞曰淺。

【其他參考辭彙】

1博大懵:

2博晒懵:

3博大霧:

【其他參考同義辭彙】

1索油:一般用於佔女性便宜。

2揩油:佔人便宜,借指調戲婦女。

3抽水:或[抽油水],指佔人家便宜。

例句:頭先搭𨋢有個男人迫入嚟,重越迫越埋,分明係想博懵!

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字是「博 惜」

 

(6584)普通話說:掛冠歸去(guà guān guī qù)

解說:

「掛冠歸去」是成語,意思把官帽取下掛起來。

比喻辭官回家。

冠:帽子,這裡指官帽,即把官帽取下掛起來。

出處1《後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工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出處2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氣得彭教諭拂衣而去,遂掛冠歸去。」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劈炮

辭職怎麼會叫「劈炮」呢?

「劈」只是借音字,其正字應寫作:「擗」。

1「擗」讀pik1,口語讀pek6. ;表示「扔」、「丟棄」。

例如:「呢啲舊雜誌擗咗算咯」

(這些舊雜誌扔掉算了)。

2「擗」又指隨隨便便放下東西,如「擗埋一邊」。

3「擗炮」就是扔槍。

「擗炮」本是警察術語,來源於香港。

香港警察一般有配槍,當辭職時要收回佩槍,警察是公務員,幾乎是吃鐵飯碗的人,故此,若一個警員要辭職的話,多是工作上不愉快,遂要往上司桌面怒擲「炮仔」,以渲泄不滿,

這激烈動作,就叫「劈炮」。

即帶有示威味道的「辭職」。

 未提供相片說明。

 

(6585)普通話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yī lái shēn shǒu fàn lái zhāng kǒu)

解說: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諺語,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安公子是自幼嬌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何曾理會過怎生叫做生計艱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

話說內地國營企業當年流行「大鍋飯」制度,工人們做不做都好,努力與否,薪資都是人民幣36元一個月。

【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闡述:

在改革開放之前,個個都打「國家工」,全部都是「鐵飯碗」,

據說當時一般收入都是三十六塊一個月,無論你做好多都好,或者完全唔做都好,

都是收三十六蚊嗟!

正因為「收入」與工作「效率」唔成正比,所以在嗰個大鍋飯的年代,

多數做嘢的人都是無乜積極性的,因為「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

工作落唔落力工資都一樣。

但是到咗今時今日,大鍋飯時代已經過去咗了,但是呢句說話仲是好流行的。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顯示的文字是「終於回到 做又36 唔做又36 露的快樂年代 的快樂年代」

 

(6586)普通話說:交臂相失(jiāo bì xiāng shī)

解說:

「交臂相失」是成語,形容沒有抓住機會;

比喻遇到了機會而又當面錯過。

出處1《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出處2唐·冉元一《薛剛墓誌》:「齊體合歡,交臂相失。」

出處3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赧王》:「知人之明,聖哲所難。英雄以此自任,每至交臂相失。」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蘇州過後冇艇搭

形容錯過咗一個機會之後就唔會再有另一個機會。

江蘇地區嘅河流北少南多,南部水上交通發達過北部,而蘇州剛好位於南北之間,所以好多人相信北上過咗蘇州就會無艇搭

要改搭其他交通工具。

【蘇州過後冇艇搭】闡述:

有傳這句諺語中的「艇」不是指載人的艇,而是指「花艇」,

艇上有歌女賣唱,也有妓女陪客。

換句話說,賓客到來可謂極盡風花雪月、尋歡作樂的興致。

於是乎有識途老馬以「蘇州過後無艇搭」來提醒那些到了「蘇州」的同道中人,過了「蘇州」就沒有這個「尋樂」模式了。

也有傳這句諺語是舊時對北行旅人的一點忠告;

過了「蘇州」之後,河道減少,要走就得改走較迂迴的陸路。

圖像裡可能有戶外

 

(6587)普通話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āi qí bú xìng,nù qí bù zhēng)

解說: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出自魯迅手筆。

「哀」是悲哀,惋惜,同情的意思,

「哀其不幸」是說對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

「怒」是憤怒,遺憾的意思,

「怒其不爭」是說對某人或者某種落魄境遇的不爭氣,

不抗爭而感到憤怒和遺憾。

整句的意思是說:對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

但對當事人(他/她)的不抗爭,不爭氣而感到憤怒和遺憾。

出處:

這是是魯迅在小說《孔乙己》中對孔乙己的描述,藉此來表達作者對當時的國人一種無奈,同情和憤怒的感情。

魯迅對那些生活在黑暗腐朽的舊社會的不覺悟的,精神麻木的人們的一種既同情又憤恨的感情。

魯迅「同情」他們的疾苦和不幸遭遇;

卻「憤怒」他們的不覺悟以及逆來順受,不懂得主動抗爭的性格。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冇眼睇

廣東人講「冇眼睇」,就有「唔想去理」的意思,尤其是見到好失望或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事,就更鍾意咁講。

有的家長見到仔女唔生性,教極都唔聽,或者睇到社會某啲唔公平、唔公正的現象,梗是改唔到,自己一肚火,但又唔知做咁乜,都會嘆啖氣咁講一句

「嗨,我都冇眼睇咯!」

【盲公過光雅里】闡述:

有個朋友問咗個問題,「盲公過光雅里」

呢句歇後語究竟是乜嘢意思呢?

又點得來的呢?

先由「光雅里」講起,佢原名叫「缸瓦里」,在清朝的道光年間,

呢度是專營缸瓦業的市場,叫成「缸瓦里」就順理成章,但是到咗「寫路名」的時候,主持定名的官員,凡是遇到帶有「缸瓦」之類的字,都覺得佢太俗了,

就用發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來代替佢地,就將「缸瓦里」寫成「光雅里」了。

呢啲做法,北京人都是咁樣玩的,

佢地就將舊時的「雞毛胡同」就叫成「錦帽胡同」,「雞毛」變「錦帽」;

將「棺材胡同」叫成「光彩胡同」,「棺材」變成「光彩」,

改得都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廣東人將「缸瓦里」改成「光雅里」,只是小巫見大巫喔!

【光雅里】闡述:

光雅里是廣州西關「狀元坊」側面的一條直街,

清末民初,廣州人買殯殮服都是在狀元坊買的,「狀元坊」呢種生意,

就帶旺咗「光雅里」一帶開咗幾家棺材鋪,仲有殯儀鋪代辦各種殯葬儀式,

呢啲殯葬鋪家家都養幾個「哭郎」,

「哭郎」就是「職業孝子」。

做「哭郎」入息好微薄,為咗生存,「哭郎」當中好多人不得不從事一種「性」服務的職業,

廣東人就做呢種人做「契弟」,「光雅里」就有唔少呢種人,隨時都能見得到,

你行過光雅里,想話唔見到的話,就只有一個辦法,就只有做「盲公」,

所以就有咗「盲公過光雅里,冇眼睇你班契弟」,呢句地域性極強的歇後語。

「冇眼睇」是語帶雙關的,表示連「盲人」都睇唔起呢班唔爭氣的人。

圖像裡可能有1 人、顯示的文字是「哀 其 不 幸 怒 共 不」

 

(6588)普通話說:望風撲影(wàng fēng pū yǐng)

解說:

「望風撲影」是成語,意思是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

也比喻心中沒底,心裡不知道內情或不能預測而沒有把握;

也指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五十一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麼?」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捉錯用神

「捉錯用神」原本是四柱命理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

是指在批八字時把「用神」取錯了的意思。

後來由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粵語文化圈比較流行八字算命活動而逐漸演變為一個廣府俗語。

在廣州話中,捉錯用神就是「做錯事」的意思,

用以形容把握不了一件事情的「重點所在」而弄巧反拙。

捉用神】闡述:

「用神」係八字命學嘅術語;

八字命理中,要判斷一個人嘅命盤好壞,最基本就係睇盤中五行 (即:金、水、木、火、土) 是否中和平衡,是則好,否則壞。

從事呢一行的人就認為,「用神」是推命算卦的準繩,

所以「捉用神」是非常關鍵的,相當於我地的診斷一樣,如果我地的診斷錯咗,就唔可以對症下藥了,

所以「用神」是唔可以捉錯的。

後來「捉錯用神」就無咗「占卦」的色彩,而變成廣東話的一句俗語,

指抓唔到人地的意思,捉唔住重點咁解。

未提供相片說明。

 

(6589)普通話說:坐地分贓(zuò dì fēn zāng)

解說:

「坐地分贓」是成語,原指盜賊就地瓜分偷盜來的贓物。

現多指匪首窩主自己不動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夥偷盜來的財物。

出處1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六:「還有獨自無力,四五個合做伙計,一人出名做官,其餘坐地分贓。」

出處2《品花寶鑑》二三回:「擠他不相好的,薦他相好的,薦得一兩個出去,他便坐地分贓。」

出處3姚雪垠《長夜》四〇 :「老子當蹚將固是殺人放火,可是也有時替天行道。你們披著軍隊皮,光會禍國殃民,坐地分贓!」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收買路錢打腳骨

「打腳骨」亦可講成「湴腳骨」,我總覺得「湴」呢個動作用得準確啲,

(湴:粵音:辦)

廣東話的動詞有時的意思好細膩,

1比如呢個「湴」字,是指一枝好似棍一樣的長型物體「橫掃」過去,

2而用個「打」的話,佢的含義就廣泛得多,唔一定是指「橫掃」的,所以我仲係鍾意講「湴腳骨」多啲;

現在就講講「湴腳骨」或「打腳骨」是點樣來的啦!

攔路搶劫、謀財害命呢種事自古都有,不過,在唔同的時代,

(一)唔同的地區,就有唔同的叫法;

1南北朝的時候叫做「打稽」;

2宋代叫做「剪徑」;

3 明清叫做「打悶棍」;

(二)由地域區分的話,

1北方有「響馬」;

2關外有「紅鬍子」;

3而廣東地區就特別啲,叫成「打腳骨」。

【打腳骨】闡述:

舊底時民間就有一句咁樣的順口溜「三一三剩一,收買路錢打腳骨。」唔俾錢,就唔行得。

好形象咁講出呢種打劫方式的特點,

佢只要你一部分錢,唔係要曬。

據說,「打腳骨」又叫做「打鷓鴣」,本來是清朝兩廣活動的天地會的暗語,

天地會入會拜盟的時候,要用呢啲暗語,撞面接頭亦用呢啲暗語。

由於天地會在兩廣的勢力應真大,民間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佢地,

聽得到佢地的說話的,

所以,呢啲暗語都俾民間熟悉咗,好多人就學著來講。

 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字是「 daa2 goek3 gwat1 打 脚 骨 IN 」

 

(6590)普通話說:三五成群(sān wǔ chéng qún)

解說:

「三五成群」是成語,形容一夥一伙的人,幾個人幾個人聚在一起。

形容零散結集的樣子。

出處1明·餘繼登《典故紀聞》卷十二:「三五成群,高談嬉笑。」

出處2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十七:「一般也有輕薄少年及兒童之輩,見他又挑柴,又讀書,三五成群,把他嘲笑戲侮。」

出處3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見那綠樹蔭中,百姓家中的小孩子,三五成群的牽著牛,也有倒騎在牛上的,也有橫睡在牛背上的,在田旁溝裡飲了水,從屋角邊慢慢轉了過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喂喂喂/喂喂餵/圍威餵

喂喂喂」就是「圍威餵」的變音,指各人份熟老友,互相見面,

只需要「喂」一聲,咁樣打招呼就得了。

同時,有的事情唔需要講出口,只需要「喂」一聲,大家就心照了,關係非比尋常,

所以「圍威餵」的意思就是指某的人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面互相幫忙,互相提供利益咁解。

圍威喂:就是「喂喂喂」,只是聲調不同。

【圍威喂】闡述:

是喂字的陽平(威)、陽上(圍)、及陽去(喂)三音,

就是大家份屬老友的意思,既是老友,則不稱名道姓,

只稱「喂」而己,再婉委地加入其聲的平、上、去三聲,產生更熟效果。

至於為何用「圍威喂」三字,有以下意思:

「圍」:形容一群人圍在一起,外人難以加入,傳神地形容小圈子的本質;

「威」:形容小圈子內的人互相調侃,自嗚得意;

「喂」:喂是廣東話內很不禮貌的呼喝別人方式,形容這個小圈子水平低俗。

未提供相片說明。

 

(6591)普通話說:下車作威(xià chē zuò wēi)

解說:

「下車作威」是成語,原指封建時代官吏一到任,就顯示威風,嚴辦下屬。

後泛指一開頭就向對方顯示一點厲害。

出處1《漢書·序傳》:「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劇,畏其下車作威。」

出處2《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李彪終久是衙門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來,先把李旺打一個下馬威。」

出處3《孽海花.第五回》:「總要好好兒給他一個下馬威,有錢也不給他。」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畀啲顏色你睇下

廣東話的魅力好大,顏色在廣東話入邊確實是佔重地位的喔!

很多的俗語裡面,都帶有同顏色有關的詞;

比如人不自量力,就是「三分顏色上大紅」;

形容程度嚴重的,就話「七彩」,例如「病到七彩」、「嬲到七彩」咁;

仲有形容庸醫的「黃綠醫生」等等;

就連警告人的時候,都會用到顏色;

比如,大人警告細路,就會話「我畀啲顏色你睇下吖嗱!」

呢句話,意思就是「畀啲厲害你睇吓」,如果譯成普通話,大可以講「小心我收拾你。」

 未提供相片說明。

 

(6592)普通話說:吐剛茹柔(tǔ gāng rú róu)

解說:

「吐剛茹柔」是成語,意思是吐出硬的,吃下軟的。

比喻怕強欺軟。

柔:軟;

剛:硬。

出處1《詩經·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

出處2《三國志·魏志·崔琰等傳贊》:「毛玠清公素履,司馬芝忠亮不傾,庶乎不吐剛茹柔。」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煙囪老鼠

舊時人家的廚房,都會有一個煙囪,是用來排煙的。

(囪:粵音:充)

當用爐灶的時候,熱煙就會企煙囪排出,這個時候,藏在煙囪裡的老鼠就會因為被煙熏到而逃跑,因為不逃走的話,隨時會被燒死或者熏死的。

擅長用各種生動形象的事情來作為俗語的廣東人就會用

「煙通老鼠,人家一發火就走」來形容這種場景,

慢慢的,這句話就用來比喻那些表面上糾纏不清、嚇嚇霸霸的人,

【煙囪老鼠】闡述:

人們每遇到對方表示強硬、斥責態度的時候,就會躲的遠遠的。

生活就是如此公平,有人容易動怒、發火,就會有人平時趾高氣揚,

每遇到「怒火沖天」的氣氛,就會遠遠的躲開。

沒錯,有一個成語就是用來形容這種人的,

聰明如你一定已經想到了,就是「欺軟怕硬」。

未提供相片說明。

 

(6593)普通話說:蚍蜉撼樹(pí fú hàn shù)

解說:

「蚍蜉撼樹」是成語,意思是指螞蟻想搖動大樹;

比喻自不量力。

出處1《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有人詠一首詩道:『北漢劉崇敢伐喪,蚍蜉撼樹不知量。天戈一指士爭奮,鼠竄狼奔返晉陽。』」

出處2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三分顏色上大紅

字面意思:給三分顏色你就可以上大紅色,就等於不自量力,自大。

當有人明明做不到這事情,仍然都說可以做到;

當人家給三分顏色,就想染成大紅色,染得到嗎?

形容:人家給對方一點好處或者臉色、讚揚等,對方以為自己很了不起,

其實自己一點都不行。

【三分顏色上大紅】闡述:

 三分顏色上大紅是乜嘢意思呢?

就是話一個人本身唔夠班,但硬是要出人頭地。

 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字是「網民教學 Please don' t push up the red when you get three colours! 」

 

(6594)普通話說:跳進黃河洗不清(tiào dào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解說:

【跳進黃河洗不清】闡述:

1這是一句以訛傳訛的話語,早些時候,即原指:

因為黃河水極為渾濁,即便跳下去也不能有什麼清潔作用。

此時注意不要誤用成「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這個詞語本來是指黃河水渾濁不能洗淨東西,

比喻客觀因素已經導致了必然的壞的結果,自身主觀意識已經不能違背,

但是加上了一個「也」字,

就把「主觀」意識凌駕在「客觀」因素之上,顯得黃河水有多乾淨似的。

【跳進黃河洗不清】闡述:

而到了現在,則發展為: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是一句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俗語,

比喻很難擺脫關係、避免不了嫌疑。

請讀者注意:

兩種意思皆可使用,

但現在人們口中說的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大多都是指後者。

從此後,以訛傳訛,人們便把原來的歇後語說成了後來的俗語,

反而將「正版」歇後語忘得一乾二淨了。

語言上的約定俗成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吟詩都吟唔甩

怎麼都擺脫不了目前的處境,要做的事始終都要做

出自歇後語「秀才遇著虎——吟詩都吟shu唔甩」。

吟诗都吟唔甩含義:

廣府話俗語,形容(通常係被人生安白造嘅)污點撇極都撇唔清。

相近嘅講法有「跳落黃河都洗唔清」。

跟不講理的人没法講理。

例如:

宜家係人都話佢同個秘書有路,呢單嘢佢真係吟詩都吟唔甩咯。

「吟詩都吟唔甩」的意思就是指點樣都擺脫唔到目前的處境,要做的事始終都要做。

這句話是出自一個歇後語「秀才遇著虎—吟詩都吟唔甩」,是講一個秀才遇到猛虎,無論佢點樣吟詩都擺脫唔到被老虎吃的命運。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海洋、天空、戶外和大自然

 

(6595)普通話說:礙手礙腳(ài shǒu ài jiǎo)

解說:

「礙手礙腳」是成語,意思是妨礙別人做事。

出處1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三十二卷:「後邊有些嫌忌起來,礙手礙腳,到底不妙。」

出處2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八回:「寶釵因說道:咱們別在這裡礙手礙腳。說著,和寶玉等便往迎春房中來。」

出處3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八:「有我在,他會感到礙手礙腳的。有些不同的意見,怕我當面開消。」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阻住地球轉

地球無論公轉還是自轉,都只是一種自然力量,無人可以阻止得到。

「阻住地球轉」只是一個比喻,

「住」:相當於「著」,表達狀態;

用來形容別人阻礙事情的進展;

又或者指人不識抬舉,破壞好事。

又有人用這句話來形容別人老土、守舊,阻礙事物的自然發展。

其實,「阻住地球轉」,確切的講,是「阻住社會發展」至真。

例句:

佢平時唔做嘢,做嘢打爛嘢,行埋一邊,咪喺度阻住地球轉。

(他平常不幹活,一動手幹活就把東西搞砸了,走一邊去,別在這裡礙手礙腳的。)

未提供相片說明。

 

(6596)普通話說:緊鑼密鼓(jǐn luó mì gǔ)

解說:

「緊鑼密鼓」是諺語,形容鑼聲緊,鼓點密,通常是戲曲開台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

比喻正式或公開活動前的緊張的輿論準備;

也形容準備工作進行得緊張、急促;

也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製造的氣氛、聲勢。

出處劉紹棠《狼煙》四:「綠樹蔥蘢的太子鎮裡,傳出一陣陣緊鑼密鼓的喧響。」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夥記慢打鑼

「夥記慢打鑼」,曾經是一句廣東人無人不曉的話,相信你亦一定在電視、電影、粵劇或者長輩的口中聽講過,不過又未必知道是乜嘢意思,

要解釋這句話的來歷,就要從上個世紀的街頭賣武講起了。

【夥記慢打鑼】闡述:

大約在清末民初年間,廣東一帶商貿繁榮,吸引了各地的江湖人士來揾食,

其中賣武、賣藥是當時的一個重要行業。

當時在一些大塊啲的空地上面,時不時會有人開檔賣藝啲,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空地上就有人用竹架撐起個大光燈,

豎起一支旗,旗上面寫著「天下功夫出少林」或者「武當真傳」,

又或者「某某武術館」、「乜乜教頭」之類的名號,

佈置好之後,就有人敲鑼打鼓,吵到整條街都聽到,

因為當時百姓的娛樂節目就相當貧乏,一聽到鑼鼓聲就知道有嘢睇,

即刻會聚集一班人圍過來睇熱鬧,呢種賣武行當,通常是有個師傅帶著的,

在聚集人氣足夠的時候,師傅就會出場了。

他一出場,肯定是大喊一句,「夥記慢打鑼」,打鑼鼓的人就立刻收聲。

全場靜曬之後,師傅就開始和打鑼鼓那位徒弟唱雙簧了。

師徒對話一般是這樣的:

師:夥記慢打鑼,打得鑼多鑼吵耳。

徒:炒豬耳。

師:打得更多夜又長。

徒:炒豬大腸。

師:洪劉菜李莫,是廣東五大名家。

徒:攞黎炒明蝦。

師:小朋友企定未兩頭走。

徒:冬菇蒸雞南乳豬手。

師:一聲鑼鼓震四方。

徒:五湖四海把名揚。

師、徒:多謝,多謝。

你看到了嗎?師傅同徒弟講啲嘢,好似完全「唔拉更」,有唔搞錯啊?

無搞錯,佢地就是咁樣來搞笑的。

呢點對話好靈活,可以即場發揮,但求押韻就可以了。

不過呢「打得鑼多鑼吵耳」和

啯句「打得更多夜又長」這兩句就肯定是「走唔甩」的。

由於這種對話風趣幽默,往往都會博得觀眾一輪大笑,如果唔是咁搞笑的話,

佢地又邊度可以能夠到現在還記得住呢?

好了,開場白講完之後,賣武表演就開始了。佢地一時耍套路,翻跟斗,

一時舞槍弄劍,一時又話心口碎大石,一時又槍頂喉嚨,

甚至還拳來腳往表演對打,總之要觀眾看到眼花繚亂。

在觀眾興致甚高的時候,見到時機成熟了,賣武佬就停低落來,開始轉入正題。師:今日兄弟初到貴境,唔是來賣武的。

徒:咁是來做乜嘢咖?

師:今日奉「祖師爺」之命,前來「贈醫施藥」。收回成本,買一送一。

呢個時候,就是佢地幾師徒推銷各種跌打藥,跌打酒,鎮咳丹,風濕膏的時間了,佢地有時還會揾自己友混在觀眾裡面做馬。

贈醫施藥,當然是假的,揾錢先是真的,

不過由於他們的表演精彩,而且那些藥通常也都有點功效,

所以亦有唔少人幫襯,

現在,賣武的情景就只是老一輩人的集體回憶了。

不過,生活中還留下了這句「夥記慢打鑼」的話。

講到「夥記慢打鑼」,就是提醒大家,後面有好戲睇了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

 

(6597)普通話說:纖介不遺(xiān jiè bù yí)

解說:

「纖介不遺」是成語,意思是一點兒都沒有遺漏。

形容非常細緻周密。

纖:細小;

遺:遺漏。

出處1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本朝雜紀》:「取唐以來至於吾宋詩頌銘贊,奇編奧錄,窮力討論,纖介不遺。」

出處2宋·李光《論王子獻等劄子》:「蒲魚荷芡之利,皆日計月課,纖悉無遺,遂致泊旁之人,無所衣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闔不剌/冚唪呤

「闔不剌」是「通通」、「全部」、「所有」的意思,

廣東話表達為「闔不剌」;

為什麼會這樣說?

【紅船】解說:

紅船是指粵劇戲班所乘坐的船。

紅船為18至19世紀,粵劇戲班為於兩廣河道間演出所使用的船隻,據說伶人最初僱用「紫洞艇」作為戲船,後來加上帆,在船身繪畫上龍鱗、菊花圖案,

船頭髹成紅色,因而稱為「紅船」。

主要用於運載戲班成員和戲箱,兼為戲班成員食宿之所,

此類戲班皆稱為「紅船」戲班。

紅船於清中葉集中在瓊花會館附近,大基尾水埗頭邊的「瓊花水埗」。

紅船船艙臥鋪的分配及工人職責皆有規定,成為日後戲班的基礎。

【闔不剌】闡述1:

老百姓口頭上很多俗語講法都是來自戲台「紅船」上的人,

這些人靠口齒伶俐找飯吃,講話特別有才氣,而以前戲班又很少有定型的劇本,戲棚大半是自由發揮的天地,「開戲師爺」只搭「橋段」;

例如這一場是「橋上相遇」;

下場是「橋下打交」;

第三場是「橋邊哭喪」。

唱詞只有個大致的「譜」,演員演到哪裡,唱啲乜嘢,就唔該你演員自己去

「爆肚」,要唱「二簧」還是「慢板」悉隨尊便,師爺打個「手勢」,

棚面樂隊給你「起板」就是了。

至於「爆肚」這個詞,生動而且精確,

即是說某些詞語是由靈光一閃「爆」出來的,但是它們又是由「肚」那裡來的。

所以「戲台官話」摻入日常用語是正常的現象,

「不剌」就來自戲台官話。

最早的粵劇是用戲台官話演出的,很自然地吸收了「元雜劇」的語彙,

例如《西廂記》張君瑞在普救寺的那段唱詞,

「顛不剌的見了萬千」;

查考下,「不剌」應該是附加的「修飾語」,「有音無義」,

是專門用來增強舞台語言的生動活潑感的。

【顛不剌的見了萬千】闡述:

[元和令] 唱詞:顛不刺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內曾見。

則著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

他那裡盡人調戲軃著香肩,只將花笑拈。

《西廂記》全劇寫的是西洛才子張君瑞在普救寺遇到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

一見鍾情,經幾番挫折之後,終在崔鶯鶯的侍女紅娘的幫助下,得成好事。

唱詞是寫張君瑞初見崔鶯鶯時,為崔鶯鶯美麗的容貌所傾倒,感嘆像崔鶯鶯這樣美麗的人兒罕曾見。

【闔不剌】闡述2:

早期的粵劇演員,承受了師父的師父的師父,以及師父師父的師父的衣缽,

「肚」裡肯定有這句「不剌」,隨時等機會「爆」的。

於是,就可能出現如下的對話:

一個說:「闔府統請」,

另一個問:「闔府統請麼?」

這個時候如果開頭那個還是來個原話重複,就顯得笨拙不堪了。

當時欠靈氣的演員是「紮唔起」做不了「大老倌」的。

於是,他心底一縷靈光便直衝嗓門,把「肚」裡的料「爆」出來,

「闔…不剌請!」

「不剌」這個話語零件,嵌在「顛」字底下不通用,

而一歸附「闔」字後,一經在舞台上「爆」出,

觀眾立刻覺得新奇,好聽,有味,順口。

散場後就立刻試用,而且一用就靈,為那些「口頭語」平添了很多生命色彩,

很快就傳開了。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

 

 

(6598)普通話說:當頭對面(dāng tóu duì miàn)

解說:

「當頭對面」是成語,意思是當面商量或面對面辯論。

出處《水滸傳》第四六回:「小弟先在那裡等候著,當頭對面,把這是非都對得明白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三口六面

「三口六面」是個虛數,不一定就指三個人

當處於兩方之間的中間人傳遞信息唔準確的時候,

往往會引起誤會,這個時候就需要三個人面對面將情況搞清楚,

在這個情況下,三個人是面對面用口來說話,而每人有一個口,兩邊面頰,

所以三個人就是「三口六面」。

目前,「三口六面」已經引申成「面對面講清楚事情」。

【三口六面】闡述:

至於為什麼三個口會有六個面呢?

不是指每個人都有天使魔鬼的兩面,而是指「左面+右面=兩個面」。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

 

(6599)普通話說:惹事招非(rě shì zhāo fēi)

解說:

「惹事招非」是成語,意思是引起麻煩之事;

比喻自找麻煩或自找苦吃。

惹:招引。

出處1元·無名氏《東平府》第一折:「哎,徐寧緊緊相隨,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

出處2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3回:「大奶奶卻是利害得緊,誰敢與你傳話,惹事招非?」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鍋(鑊)

廣東人在出了大錯,遇到大麻煩事的時候,都會長嘆一聲,「唉,呢回大鍋了。」究竟為什麼要這樣講呢?

我覺得這個「大鍋」是由「煮埋一鍋」那個講法延伸過來的,

【煮埋一鍋】闡述:

怎麼算是「煮埋一鍋」呢?

舉例來說,

有個小朋友很調皮,時不時都闖些禍,家長有時覺得說不了他那麼多,

就忍下唔罵他,而到了某一天,實在是忍不住了,就會楸著他來數他一頓,

你那天撞跌了隔壁家二叔公;

隔天又一拳打了三表妹,害她躺了幾天床;

如此這般一條一條地數下去,就好像我們煮「佛跳牆」一樣,

將他犯事的各種原始材料,全放進一個「鍋」裡面去煮咁。

「煮埋一鍋」如果材料不多,三件兩件就講完,那就好像那鍋「佛跳牆」

只有肥豬肉,三兩根菜,還有幾條腐竹之類,湯多過渣,稀稀落落;

而如果材料多起來,就好像鍋裡面有雞、鵝、鴨、豬、牛、羊、野味、海鮮,甚至還有燕窩,這樣的話,那這鍋嘢就「夠曬滐」(杰)了;

滐:基本意思是(波浪)突然湧起。

所以,如果家長很生氣,就會這樣教訓小朋友,「你咪咁得戚,等吓我就畀鍋滐嘢你歎!」

「一鍋滐嘢」的講法也就由此誕生了。

小朋友犯事可以「煮埋一鍋」,

大人亦都一樣的,老闆唔滿意夥記,亦都可能先記著帳,到炒他魷魚的時候,

再一條一條地數出來,「煮成一鍋」。

如果被人數出來的事件很多很多,或者很嚴重很嚴重呢?

就可以說成煮成好大一「鍋」咯!

又如果是自己覺得遇到很棘手很難搞,甚至災難性的事情,

就會覺得「死咯,呢回大鍋咯!」

總之,所謂「大鍋」我以為就是由「煮埋一大鍋」那裡省了幾個字變過來的。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6600)普通話說:留有餘地(liú yǒu yú dì)

解說:

「留有餘地」是成語,形容說話或處理事情,留下可以迴旋的地步。

出處1宋·王令《寄介甫》:「終見乘桴去滄海,好留餘地許相依。」

出處2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十八章:「他們顯然具有化大事為小事的用心,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有餘地。」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有風唔好駛盡艃

有些廣東人將「船帆」叫做「艃」。

在船上還沒裝發動機的時代,水上人家最講究的技術,

大概就是「駛艃」了。

風的方向在哪邊,風大還是風小,「駛艃」的人都要心中有數,

然後才能夠扯住那張「艃」,

或者把「艃」放大一些,或者縮細一點,

一陣向左擰,一陣又向右擰,

總之是要做到「船行八面風」。

聽到說「船行八面風」,我開頭都有點費解,唔通「頂頭風」都得?

原來當人們乘著小船頂著「北風向北行」時,船老大便會扯著張帆,

先是斜斜地向西北,然後一轉張帆,又斜斜地向著東北,走了幾個「之」字形,帆船居然就在北邊靠岸了。

【駛盡艃】闡述:

唐詩有個名句,「風正一帆懸」,講的是風吹得又和又順。

那麼「駛艃」的人就任帆掛著,唔使理它了。

這種情景我們在比較寬闊的河面上是時時看得到的,而如果我們細心一點,

還可以發覺,順風順水的船一般是唔會掛滿帆的,

也就是廣東話所講的「唔會駛盡艃」,如果掛滿了,受力大,就好似開車開到時速二百公里咁,有什麼問題想剎車就來不及了。

所以,船家就口口相傳,叫人「有風唔好駛盡艃」。

這句「有風唔好駛盡艃」是可以在人生哲理上引申的,

意思是有啲事唔好做絕,要留有餘地。

 未提供相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