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人才成科技戰核心

2021/03/19 04:14:07 網誌分類: 經濟
19 Mar
          北京兩會制定未來五年加快發展晶片、人工智能(AI)和量子計算等先進技術計劃,並將深入謀劃推進「科技創新二○三○──重大項目」;另一邊廂,三月一日,美國國會設立的「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出爐最終版報告,建議國會增加防範中國科技的發展。由此可見,中美科技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正如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去年在受微軟委託所公佈的《大中華區人工智能成熟度調查》,疫情促使傳統企業加快數碼轉型,大部份企業更頻繁使用科技技術,並相信AI在未來五年內,將對行業造就更多更重大影響,半導體、製造、醫療、零售等產業等正加強數據與AI運用。相應科技人才的爭奪,亦成為科技博弈的核心。

          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曾講過這樣一句話:「以前是幾十萬人養活一個君主;今天一個天才能養活二十萬人。獲得一個行業頂尖人才,至少可以讓科企少走許多彎路,節省數以百億美元計算的研發投入及時間成本。因此眾多高科技企業十分願意以高薪厚職吸引人才。」

          筆者近日與擔任科技公司高層的朋友交流,談及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及新加坡分公司的科技人才薪資,結果竟打破香港薪酬水平高於其他地方的傳統印象,在上述的幾個地區中,香港的科技人才平均收入,處於較低水平,而北京及上海則位居一二,當中年薪過百萬的初級工程師比比皆是。

          科技行業的薪資漲幅亦十分可觀,以晶片行業為例,二○二○年晶片行業人才跳槽的薪資漲幅,一路從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再到四十。這種情況甚至催谷內地三個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尤其是鄰近科學園區的地段,高級住宅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人才戰的核心,一是「育才」,要注重科學教育、創造自由寬鬆的學術環境及良性競爭市場,培育出更多專才;二是「匯才」,面對美國與其盟友的技術封鎖,以優厚的待遇及巨大的發展空間作為誘因,吸引留學海外的優才回流,同時招攬國際人才到華發展。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